珊瑚鎮《以歷史之光,照亮復興之路》☆
八十載春秋流轉,歷史的車輪鏗鏘前行。2025年9月3日,我們即將迎來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紀念日。這一刻,不僅是時間的刻度,更是精神的坐標。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時期,我們唯有賡續抗戰精神,從中汲取智慧與力量,方能照亮民族復興的壯闊征程。 傳承抗戰精神,首在忠誠擔當,永葆赤子之心。從平型關大捷到臺兒莊血戰,從百團大戰到遍布敵后的游擊斗爭,3500萬軍民用生命和鮮血詮釋了“一寸山河一寸血,十萬青年十萬軍”的悲壯與決絕。中國戰場作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以巨大的民族犧牲牽制并消耗了日軍絕大部分兵力,為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整體勝利作出了不可磨滅的歷史貢獻。新時代,我們面臨的雖然不再是硝煙彌漫的戰場,但改革發展的深水區、大國博弈的復雜局面,依然考驗著每個人的忠誠與擔當。忠誠擔當是抗戰精神的核心要義,更是新時代奮斗者的精神底色。我們當以忠誠為魂,把個人理想融入國家發展偉業,在各自崗位上勇挑重擔、主動作為。 傳承抗戰精神,重在頑強抗爭,錘煉鋼鐵意志。在烽火連天的歲月里,正是憑借這樣一種不畏強暴、血戰到底的氣節,中國人民在裝備落后、環境惡劣的條件下,一次次抵住壓力、守土衛國。這種頑強抗爭的精神,在新時代依然熠熠生輝。無論是科技攻關中的瓶頸突破,還是鄉村振興中的扎根奮斗;無論是抗疫一線的日夜堅守,還是平凡崗位上的默默奉獻——每一次迎難而上,都是對抗戰精神的當代呼應。它呼喚我們不以困境為終點,不以挫折為定局,而是以堅定的信念、堅韌的毅力,主動迎擊風雨、鍛造自我。前進道路上,挑戰與機遇并存,我們更需以頑強抗爭的精神直面困難,敢于啃硬骨頭、涉險灘,在攻堅克難中不斷開拓新局面。 傳承抗戰精神,貴在接續奮斗,砥礪復興之志。抗戰的勝利并非終點,而是民族復興征程上一個血火鑄就的新起點。昨日先輩們以奮斗拯救民族于危亡,今天我們更需以奮斗奔赴民族之復興。這是一場跨越時空的接力,要求我們不能有絲毫懈怠,須將精神傳承轉化為腳踏實地的行動。于國家,它體現在攻堅克難、深化改革,不斷提升綜合國力與人民福祉的征程上;于社會,它見于堅守公平正義、弘揚正氣、凝聚共識的共同努力中;于個人,它寓于每一個平凡崗位的恪盡職守、每一次挑戰面前的迎難而上。唯有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和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承先輩之志,踐今日之行,方能真正告慰歷史、開創未來,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上奮勇向前。 歷史是過去的現實,現實是未來的歷史。抗戰記憶如同一面鏡子,既映照出中華民族的苦難與輝煌,也折射出我們對和平與發展的永恒追求。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我們銘記抗戰歷史,是為了汲取智慧啟迪;我們反思戰爭創傷,是為了更好開創未來。以史為鑒,開創未來,一個銘記歷史的民族,必將更有力量走向輝煌的明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