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中國節·七夕|廣陵鎮:詩韻聲聲話七夕,巧手件件寄深情
七夕,這一承載著千年浪漫與深厚文化底蘊的傳統佳節,將中華民族的智慧與情感緊密相連。為讓群眾深入感受七夕的獨特魅力,廣陵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聯合鎮文化站、鎮新聯會精心組織了“七夕乞巧韻 情深共此時”系列活動,旨在重拾七夕文化精髓,讓群眾在參與中了解傳統習俗,感受傳統文化的迷人魅力。
詩韻悠悠,喚醒文化記憶。詩詞,是歲月長河中沉淀的璀璨明珠,串起了古今的情思。在廣陵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的道德講堂里,“同心圓夢”志愿者趙涵濤帶領大家一同探尋七夕詩詞的綺麗世界。從秦觀筆下“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的深情繾綣,到古詩十九首中“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的悠遠空靈,在集體誦讀的朗朗書聲中,詩意如潺潺溪流,漫溢每個人的心田。
巧手靈動,傳遞溫情暖意。廣陵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未成年活動室,“巧手凝心意 花韻載情長”活動正開展得如火如荼;顒蝇F場精心設置了兩大趣味項目,在手工涂繪白胚石膏浮雕區,孩子們化身為小小藝術家,用手中的畫筆蘸上斑斕色彩,在石膏上勾勒出浪漫的輪廓,在手工滴膠干花字母相框制作區域,孩子們精心挑選心儀的干花與字母搭配,借助透明滴膠封存自然之美,定格專屬的溫情時刻。
筆墨飄香,涵養童心慧智。書畫室里,“筆墨書巧 巧心承韻”寫巧字活動巧妙地將傳統書法與七夕文化相結合。書法愛好者葉佳杰老師細致講解“巧”“慧”“靈”等字的演變軌跡,從甲骨文的古樸神秘到楷書的端莊秀麗,讓孩子們直觀感受漢字的千年變遷。同時,葉老師現場示范篆、隸、楷等不同字體的書寫技巧,手把手指導孩子們執筆運墨。孩子們在筆墨揮灑間體悟漢字的智慧,在七夕文化浸潤中涵養專注力與審美力。 此次七夕活動,以詩韻傳文脈、以巧手寄深情、以筆墨育童心,讓廣陵鎮的七夕充滿了文化溫度與生活氣息。未來,廣陵鎮將持續深耕傳統文化沃土,讓民俗之美融入日常,讓每個節日都成為連接過去與未來的文化紐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