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界鎮《賡續偉大抗戰精神 砥礪民族復興偉力》☆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歷史的硝煙雖已散去,但偉大的抗戰精神穿越時空,依然閃耀著璀璨的光芒,成為激勵我們奮勇前進的強大動力。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偉大抗戰精神,是中國人民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將永遠激勵中國人民克服一切艱難險阻、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在新時代新征程上,我們更需深刻領悟、自覺賡續偉大抗戰精神,將其轉化為攻堅克難、開拓進取的磅礴偉力。 高擎愛國旗幟,永葆“一寸丹心圖報國”的赤子情懷。愛國主義是偉大抗戰精神最鮮明的底色,是全體中國人民同心同德、浴血奮戰的精神紐帶。當民族危亡之際,“誓死不當亡國奴”的怒吼響徹華夏大地,“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擔當融入億萬同胞的血脈。從正面戰場的慘烈會戰到敵后戰場的艱苦周旋,從知識分子“文化抗戰”的吶喊到普通民眾“捐一架飛機”的義舉,無數中華兒女將個人命運與國家存亡緊密相連,用生命和熱血詮釋了愛國主義的深沉與崇高。新時代新征程上,賡續偉大抗戰精神,就是要高擎愛國主義偉大旗幟,自覺將愛國情、強國志、報國行融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奮斗之中,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境界,立足本職崗位,兢兢業業,無私奉獻,用實際行動書寫新時代的愛國華章。 凝聚團結力量,筑牢“萬眾一心挽狂瀾”的鋼鐵長城。抗日戰爭是一場全民族的反侵略戰爭,它的勝利是全體中華兒女同仇敵愾、共御外侮的勝利,是團結精神的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倡導建立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旗幟下,各黨派、各團體、各民族、各階層、以及海外華僑華人,超越了政見分歧和利益羈絆,形成了空前的大團結,匯成了淹沒日寇的汪洋大海。地無分南北,人無分老幼,皆有守土抗戰之責。正是這種“兄弟鬩于墻,外御其侮”的博大胸懷和“擰成一股繩”的緊密團結,使我們最終戰勝了強大的敵人。歷史雄辯地證明:團結是戰勝一切困難的強大力量,是凝聚人心、成就偉業的重要保證。今天,我們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這項前無古人的開創性事業,必然會遇到各種風險挑戰。越是任務艱巨,越是挑戰嚴峻,越需要鞏固和發展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越要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積極因素,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廣大黨員干部要善于做凝聚人心、匯聚力量的工作,畫好最大同心圓,引導社會各界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形成“眾人拾柴火焰高”的生動局面,讓全體中華兒女萬眾一心、團結奮斗迸發出來的蓬磅礴力量成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強大動力。 發揚斗爭精神,錘煉“越是艱險越向前”的頑強意志。抗日戰爭是一部艱苦卓絕、可歌可泣的斗爭史詩。面對當時在軍事裝備上遠優于我的強敵,中國人民沒有屈服,沒有退縮,而是以“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和“百折不撓”的堅韌毅力,進行了長達14年的殊死搏斗。艱難困苦、玉汝于成,斗爭精神早已融入我們黨的血脈之中。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我國發展進入戰略機遇和風險挑戰并存、不確定難預料因素增多的時期。復興之路,絕非坦途。賡續偉大抗戰精神,就必須發揚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壓的斗爭精神,保持“狹路相逢勇者勝”的英雄氣概。黨員干部要主動到改革發展的主戰場、維護穩定的第一線、服務群眾的最前沿去經受嚴格的思想淬煉、政治歷練、實踐鍛煉,在復雜嚴峻的斗爭中經風雨、見世面、壯筋骨、長才干,依靠頑強斗爭打開事業發展新天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