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界鎮《以創新姿態“楊帆”機器人“新藍海”》
2025世界機器人大會將于8月8日-12日在北京經開區北人亦創國際會展中心舉辦。大會期間多家企業機器人整機同臺亮相,他們能跑、能跳、能打拳、能聊天,這些不再是科幻片里的場景,而是在現實世界中正在發生的現實。大會展現了機器人及其相關行業發展的蓬勃態勢,相關研究測算未來相關市場空間或達到萬億規模,人形機器人領域將是一片藍海。同時大會也呈現了人形機器人在技術、資本和應用三方面的最新動態,揭示了未來人形機器人的發展實施方向。 技術突破,軟件硬件同發展。人形機器人不同于以往的工業產品,它嚴重依賴程序軟件和工業硬件。因此軟硬件創新是擺脫過去機器人動作僵硬、續航短、成本高等缺點的唯一方法。去年底國產人工智能大模型deepseek用極低的訓練成本比肩美國chatgpt大模型,向世界展示了中國在人工智能大模型、云計算等新技術方面已經達到世界領先水平。大模型為機器人注入“最強大腦”,但是靈活的機器人也離不開一副“好”身體。為了模擬人類活動的能力,采用高度自由關節設計(如宇樹G1的29個關節)、輕量化材料(如身高1.32米、僅重35公斤的宇樹G1機器人),幫助機器人通過“馬拉松”式的耐力考驗。軟硬件的同步發展,讓機器人實現從“能用”到“好用”的躍遷,實現毫秒級動作響應,穩定性、靈活性、連貫性持續提升,向世界展現出我國人形機器人驚人的成熟度。 謀篇布局,資金政策雙驅動。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科技發展最重要的就是資金投入和政策推動。融資狂潮,年內超百起融資,眾擎機器人單家斬獲近10億,宇樹科技啟動上市輔導,賽道進入“軍備競賽”階段。開拓渠道引入大體量的資金,為初創公司闖蕩藍海提供有力保障,加速產品從ppt走向生產線,為上市企業逐鹿中原提供雄厚資本,助推技術從國內頂尖走向世界一流。政策點火,上海豪擲5000萬攻關關鍵技術,深交所優化上市通道,其余各地也在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設立相關基金。政策的補貼填補市場資本在實驗室成果到量產間的資金斷層,降低創新風險,以政府有形之手構建國家競爭力。資金政策的雙輪驅動未來將加速推動產業發展,加快前沿科技的技術創新和現實場景的應用落地。 應用落地,工業生活全覆蓋。人形機器人最終是要從理論走向應用的。工業領域應用率先打開突破口,越疆DOBOT AtomⅡ依靠“雙腦決策+雙臂協同”技術,將左手機械臂公差控制在0.1毫米內,右手同步分揀不同規格的零件。人形機器人將為流水線的柔性生產提供更好的工業適配。未來可以解鎖更多工業場景的應用如在工業通用操作、汽車制造等打破一人一崗的桎梏。更值得期待的是,在高溫熔爐、核電站等人類禁區,這些無懼危險的“鋼鐵工人”即將解鎖全新戰場。生活場景孕育更多可能,傅利葉機器人GR-3通過柔膚材質與多模態感知系統,在養老機構實現安全看護與情感交流,滿足在社交陪伴、輔助陪護等多種場景的多種需求。這預示著人形機器人可能從“工具”變成“家人”。未來獨居老人的照料、留守兒童的陪伴、深夜病房的守護,都可能由這些“電子家人”接管,成為未來我們生活中可或缺的一部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