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橋鎮《以青春之力 共筑世界和平大廈》☆
7月29日,世界青年和平大會在北京舉行,主題為“一起為和平”,國家主席習近平向大會致信。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和平的未來寄托在青年身上。希望各國青年朋友們以這次大會為契機,交流思想、增進了解、收獲友誼,一起做和平理念的倡導者、和平發展的行動者,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智慧和力量。 銘記歷史,方能珍視和平。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80年光陰流轉,抗戰的烽火歲月早已沉淀為民族的精神坐標,盧溝橋畔的石獅仍銘記著1937年的槍聲,四行倉庫的彈痕無聲訴說著“八百壯士”的忠勇。80年前,中國以3500萬軍民傷亡的代價,與世界反法西斯力量并肩作戰,譜寫了一行行氣吞山河的壯麗史詩。平型關大捷如驚雷初震,徹底粉碎日軍不敗的虛妄神話;臺兒莊激戰殲敵兩萬,以鋼鐵意志碾碎侵略者的傲慢。楊靖宇胃中的棉絮、趙一曼未寫完的家書,俱是血火淬煉的民族氣節。如今硝煙已遠,但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撫過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哭墻”的姓名,凝視撫順戰犯管理所舊址陳列館里的畫作,歷史昭示我們:和平從非饋贈,而是正義的勝利。新一代青年更需肩承歷史重量,讀懂“落后挨打”的警示,將“互利共贏”的追求熔鑄為血脈中的和平基因。 踐行和平理念,青年當以行動為墨,在世界畫卷上書寫責任擔當。世界青年和平大會吸引了來自全球五大洲130多個國家的3000多人參會,架設起跨文明對話的金橋。各國青年當借此契機,以大會為紐帶,在文明互鑒中消融偏見堅冰,在項目合作中筑牢信任基石。當深圳援非醫生深入赤道幾內亞雨林村落,破解絲蟲病防治難題,為非洲大陸播撒抗擊熱帶病的“中國火種”;當來自東盟國家的“Z世代”留學生學唱侗族大歌,自發化身貴州山水人文的傳播者,為世界開啟深度感知中國之窗;當日本知名博主持續發布關于中國“國潮”文化視頻,讓茶藝、敦煌紋樣等中國元素風靡東京街頭……這些青春實踐生動詮釋著和平已化作可觸可感的現實,青年們正以合作星火點燃人類命運共同體曙光,讓文明薪火照亮寰宇未來。 全球青年有理想、有擔當,人類和平與發展事業就有源源不斷的強大力量。大會上,來自五大洲的青年用各自的語言共同發布《世界青年和平倡議》,表達各國青年珍視和平、維護團結、攜手應對全球性挑戰的共同心聲。他們以青春擁抱多極化世界,踐行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新安全觀。毛里求斯音樂人斯坦利以鼓會友,在與東倉鼓樂社的相互切磋中學習挖掘長安鼓樂,將盛唐遺音融入爵士樂章;抖音百萬粉絲博主Jason攜手外國留學生,深入恩施梭布埡石林,在雨霧鎖奇峰的秘境中丈量4.6億年的地質傳奇,中外青年的創意傳播帶動景區海外平臺咨詢量激增2倍。80年前,先輩們以團結照亮了黑暗;80年后,青年們以行動定義未來。今日之青年,當攜手“一起為和平”,以合作澆灌新時代“橄欖枝”,用擔當托舉新征程“和平鴿”,共繪美美與共的人類新圖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