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竹鎮《凝聚榜樣力量,續寫時代華章》☆
近日,第六屆全國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優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表彰大會在北京召開,有100人獲得“優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稱號。這不僅是對優秀非公有制經濟人士的表彰,也給予了社會各個領域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奮斗終生的人鼓舞。在奔赴民族復興的壯闊征途上,我們基層工作者也需凝聚這般榜樣偉力,樹立鮮明看齊意識,用理想照亮征途,以奮斗熔鑄輝煌,憑本領夯實根基,方能譜寫無愧于偉大時代的璀璨華章。 以“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堅定信念為燈,照亮復興征途的航向。理想信念是精神的“鈣”,是指引航程的明燈。此次受表彰的優秀建設者,無一不是將個人抱負融入國家發展宏圖的典范。他們深諳“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的至理,將“小我”的成長置于“大我”的藍圖中,在時代賦予的宏大舞臺上揮灑智慧與汗水。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的:“心中有信仰,腳下有力量。”無論是科技前沿的執著探索者,還是鄉村振興的躬身實踐者,他們皆以對黨和人民事業的無限忠誠,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執著定力,在各自的領域開疆拓土,成就斐然。作為基層工作者,我們要自覺擦亮信仰的徽章,時刻對標先進榜樣,將服務群眾、奉獻社會作為價值坐標,將個人奮斗的涓涓細流匯入民族復興的磅礴江河。 以“千淘萬漉雖辛苦”的堅韌奮斗為犁,深耕時代沃土的豐饒。 奮斗是青春最亮麗的底色,更是通往一切成就的必由之路。榜樣們所矗立的高度,絕非一蹴而就的空中樓閣,而是以“板凳甘坐十年冷”的沉潛和“越是艱險越向前”的無畏,在日復一日的砥礪深耕中壘砌而成。他們中有的在核心技術攻堅的崎嶇山路上百折不回,有的在實體經濟的廣袤原野上精耕細作,有的在搏擊市場風浪的險境中銳意開拓。這份“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堅韌擔當,正是習總書記所強調的“干部就要有擔當,有多大擔當才能干多大事業”在非公經濟領域的生動映照。時代沃土的豐饒,永遠屬于那些以堅韌為犁、用汗水澆灌希望的奮斗者。身處基層一線的我們,更要磨礪擔當的鐵肩,敢于在鄉村振興的火熱實踐中解難題,在服務群眾的最前沿啃“硬骨頭”;發揚釘釘子精神,對定下的事情一抓到底,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和“事事落實到位”的執行力,在平凡的崗位上創造不平凡的業績。 以“打鐵必須自身硬”的堅強本領為盾,筑牢砥礪前行的底氣。 在日新月異的知識經濟時代,真才實學是安身立命之本,過硬本領是應對挑戰、開創未來的堅實盾牌。此次受表彰的建設者群體,就是“是金子總會發光”這一箴言的絕佳詮釋者。他們深諳“不日新者必日退”的緊迫,將學習視為終身課題,持續提升駕馭復雜局面、引領創新發展的核心競爭力。無論是推動傳統產業迭代升級,還是在新興領域開疆拓土,他們憑借對行業的深刻洞察、對技術的精湛掌握和對市場的精準把握,在高質量發展的大潮中勇立潮頭。這種“自身硬”所鍛造的底氣,是應對驚濤駭浪、托舉事業行穩致遠的根本依托。基層黨員干部須練就干事創業的“金剛鉆”,主動擁抱新知識、新技能,在窗口服務、矛盾調解、應急處突等一線崗位中練就“幾把刷子”;甘當“小學生”,向群眾學習、向實踐學習,努力成為懂政策、通業務、善服務的“多面手”,以扎實功底回應時代考卷。 征途漫漫,惟有奮斗。百名“優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的榮譽,是里程碑,更是新起點。于復興征程中,我們當以榜樣為鏡、以榜樣為師,將“革命理想高于天”的信念、“千淘萬漉雖辛苦”的奮斗、“打鐵必須自身硬”的本領熔鑄為行動自覺,才能讓每一份微光都匯聚成照亮民族復興的璀璨光芒,共同譜寫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壯麗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