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江鎮《“三下鄉”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勁動能》
近日,2025年全國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集中示范活動在寧夏青銅峽市舉行。活動深入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推動優質文化科技衛生資源直達基層,為農民群眾生產生活提供了有力支持。這一活動,也再次引發了人們對“三下鄉”助力鄉村振興的關注與思考。從1997年“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在全國正式開展以來,20多年間,“三下鄉”活動已成為服務“三農”的重要公益品牌,為鄉村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如今,在鄉村振興的大背景下,“三下鄉”活動被賦予了更豐富的內涵和更重要的使命。 鄉村振興,既要塑形,也要鑄魂。隨著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農民對精神文化的需求也日益增長。“三下鄉”活動中的文化下鄉,就像是一場場及時雨,滋潤著鄉村這片精神土壤。文藝演出讓農民在家門口就能欣賞到精彩節目,豐富了他們的業余生活;圖書捐贈充實了農家書屋,讓知識的種子在鄉村生根發芽;文化培訓挖掘和培養了鄉村文化人才,讓鄉土文化得以傳承和創新。村民們在文化工作者的指導下,組建了自己的文藝隊伍,自編自演反映鄉村生活的節目,不僅展現了新時代農民的精神風貌,也增強了鄉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通過文化下鄉,農民的思想觀念得到更新,文明素質得到提升,鄉村的精神文明建設邁出堅實步伐。 科技是農業現代化的關鍵支撐。科技下鄉,把先進的農業技術和科學知識帶到田間地頭,為農業插上騰飛的翅膀。農技專家現場指導,解決農民在種植、養殖過程中遇到的實際問題;農業科技成果展示和推廣,讓農民了解并運用新品種、新技術,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和農產品質量;科普講座和培訓,提升了農民的科學文化素養,激發他們依靠科技致富的內生動力。在很多農村地區,無人機植保、智能化溫室大棚等先進技術的應用,不僅減輕了農民的勞動強度,還增加了農作物的產量和收益。科技下鄉,讓鄉村產業發展更具活力,讓農民增收致富更有底氣。 健康是幸福生活的基礎。衛生下鄉為鄉村醫療事業發展帶來了新機遇。醫療專家下鄉義診,讓農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優質的醫療服務;醫療設備捐贈改善了鄉村醫療機構的硬件條件;鄉村醫生培訓提升了基層醫療服務水平;健康知識普及讓農民樹立了正確的健康觀念,提高了自我保健意識。一些偏遠鄉村過去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得到有效緩解,村民們的健康有了更堅實的保障。衛生下鄉,守護著農民的身體健康,為鄉村振興筑牢健康基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