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竹鎮《打造文化交流的百花園,推動中華文化高質量發展》
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滋養,是中華屹立世界文明之林的自信底氣。近日,在江蘇南京,由中國作家協會和南京市人民政府聯合舉辦的第七次漢學家文學翻譯國際研討會,正式開幕。中國自古就是多元文化的交匯之地,中外交流的研討彰顯了中華文化自古以來開放的姿態、包容的胸懷,也是文化自信的顯著標志。 彰顯文化自信,弘揚中化文化。文化自信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以及每一個個體對自身文化價值的積極肯定和踐行。2022年北京冬奧會開幕式上的黃河之水天上來、二十四節氣倒計時,用中華傳統文化驚艷全世界。北京冬奧會閉幕式上用“折柳送別”訴說著中國式的浪漫,滑雪運動員的谷愛凌,雪服上印著中國龍,雪板刻著龍紋,將我們的中國元素帶到世界大舞臺上,驕傲的展示中國傳統文化和對文化自信的肯定。文化交流不僅是展示文化魅力的窗口,也是促進理解與合作的橋梁。無論是文學、藝術還是科技領域的交流,都讓中國文化在國際舞臺展現獨特魅力,這種文化的流動,不僅豐富了全球文化內核,也為中國文化的創新發展注入了不斷煥發的新活力。 創新傳播方式,實現文化的有效傳播。此次舉辦的漢學家文學翻譯研討會,旨在促進中外文學交流,推動中國文學,讓中華文化更好的走向世界。2013年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一帶一路”的倡議,寧夏文化傳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時榮從中得到啟發,并與同時共創了國際傳播公司——智慧宮。沿“一帶一路”國家翻譯和出版的中阿文圖書達到1418種,銷量突破200萬冊,成為阿拉伯世界規模最大的中國圖書出版機構。許多阿拉伯國家都把中文納入其國民的教育體系。在整個阿拉伯世界掀起了一股漢語熱,同時智慧宮加大對外宣傳力度,將國內熱播影視劇,如《中國機長》《流浪地球》《山海情》等進行翻譯,其中《山海情》向外展示了中國脫貧攻堅取得的巨大成就,展現中國共產黨對人民的關心和重視,做到了與人民心連心,共進退的美好品質。向世界展現中國的可信、可敬的形象。備受阿拉伯國家官方和民眾的好評。 凝心聚力,鑄就靈魂。全面開展文化建設的多個層次和維度。這不僅僅是指在文化領域進行簡單的拓展,而是要深入挖掘文化內涵。通過多種方式和途徑來推動文化的發展與繁榮。從基層到高層,從個人到集體,每一個層面都應該被充分重視并得到發展,使得文化的影響力能夠滲透到社會的方方面面。堅持以文化人、以文惠民,推動文化服務更接地氣。目前,我國覆蓋城鄉的文化服務網絡日益完善,所有文化館、美術館、綜合文化站和90%以上的博物館免費開放,“農家書屋”“門前十小”等各地創新實踐點燃百姓“文化鄉情”。這樣多層次、全方位的文化建設,將有助于形成更加堅實的社會凝聚力和向心力。 中華文明在歷史長河中不斷積淀,形成了獨特的價值體系和精神標識。在全球化的今天,文化交流與碰撞愈發頻繁,這也為中華文化走向世界提供了更多的機會。不斷增強中華文明傳播的影響力,將中華文明更好的推向全世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