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農業產業園《筑牢防溺防線,織密生命安全網》☆
7月16日上午,江蘇省公安廳會同省委政法委、省教育廳等八部門在宿遷市舉行儀式,正式啟動2025年度全省暑期防溺水集中宣防攻堅活動。活動發布了覆蓋責任落實、隱患排查、巡防救援等方面的全省暑期防溺水六項攻堅措施,提出了將“六項措施”落實到位的具體要求。 生命安全是每個人最基本的需求,織密生命安全網,能從多個維度構建起預防溺水的堅固屏障,最大限度降低溺水風險,為公眾的生命安全保駕護航,是保障民生、維護社會安全的重要舉措。要實現生命安全網的“密”,需要各方“政府及相關部門、專業及民間救援力量、社會公眾”共同努力,預防和減少溺水事故發生。 政府織牢防護網,技防物防筑屏障。落實“人防+技防+物防”疊加互補,需構建多層次、立體化的防護體系。以宿遷市駱馬湖水域為例,在“技防”層面,宿遷在駱馬湖等重點水域創新引入“智能AI預警”“雷達+光電”技術,通過“雷達探測+光電跟蹤+無人機巡查”的深度融合模式,有效提升了預警干預的效率;在“物防”方面,沿湖岸線設置了16套智能微型應急救援站,并配備了360根救生竹竿和80個警示標牌,將防護設施延伸至“最后一米”;在“人防”方面則派人日常巡查、動態監管“五個全覆蓋”。自此,人防、技防、物防三者協同發力,共同筑牢防護屏障,實現了連續三年暑期未成年人“零溺亡”的好成績。 救援聯盟聚力量,專業民間共擔當。強化救援處置,需打破力量壁壘,構建專業與民間協同的救援體系。宿遷市加強專業力量建設,形成處置合力,整合公安、海事、消防以及藍天、黃河等多支專業救援隊和民間力量,組建“湖濱水上救援聯盟”,入駐生態聯勤警務工作站統一調度。這種“專業隊伍打頭陣、民間力量作補充”的模式,既發揮了專業救援的高效性,又凝聚了民間力量的廣泛性,讓救援行動更迅速、覆蓋更全面,為生命安全筑起快速響應的“沖鋒線”。 公眾參與齊發力,全民攜手護安康。推動全民參與,需激活社會各界的力量,讓防溺水成為每個人的自覺行動。為推動防溺水工作全民參與,宿遷還在全省首創“防溺水有獎舉報”機制,對舉報危險涉水行為并經核實有效的群眾給予100至300元獎勵;大力推進防溺水安全教育普及;健全應急救援機制,打造“黃金5分鐘”救援圈。這些措施讓每一位市民都成為水域安全的監督員,形成了“人人關注、人人參與、人人監督”的濃厚氛圍。這種全民動員的模式,為織密防溺水關乎生命安危的防護網,注入源源不斷的群眾力量。 防溺水工作沒有旁觀者,人人都是參與者、監督者、守護者。政府要持續筑牢“人防+技防+物防”屏障,救援聯盟應高效聯動守護生命,公眾更要主動參與、積極監督。讓我們攜手織密生命安全網,共護平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