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農業產業園《弘揚扶殘風尚,傳遞人間大愛》☆
2025年6月30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了關于印發《促進殘疾人就業三年行動方案(2025-2027年)》的通知。《通知》指出“殘疾人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力量,也是需要格外關心、格外關注的特殊困難群體”,強調按照政府扶持、部門協同、市場推動、社會參與的工作思路,促進殘疾人就業質量穩中有升,更好保障殘疾人就業權益,營造良好社會氛圍和環境。 殘疾人就業,不僅關乎個人尊嚴和家庭幸福,更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在“弘揚扶殘風尚,傳遞人間大愛”的使命感召下,政府、企業、社會媒體與殘疾人個人需協同發力,共同為殘疾人就業鋪就溫暖之路。 政府主動作為,當好殘疾人就業的“引航者”與“守護者”。通過實施機關、事業單位設置崗位面向殘疾人招錄(聘),落實殘疾人就業情況統計制度、公示制度,適當放寬開考比例等條件,促進殘疾人激發職業發展動力;通過實施農村殘疾人就業幫扶、殘疾人大學生就業幫扶以及盲人就業幫扶行動,大力開展適合殘疾人、適應市場需求的職業技能培訓,增提高殘疾人就業能力和市場適應能力;依托殘聯搭建就業服務平臺,實現崗位需求與殘疾人技能精準匹配,為就業托底。政府在促進殘疾人就業中發揮統籌引領作用,以制度保障為基石,筑牢殘疾人就業根基。 企業積極響應,成為殘疾人就業的“承載著”與“助力者”。鼓勵企業開發適配崗位,企業要將履行按比例安排殘疾人就業義務情況納入社會責任報告并公布,落實吸納殘疾人就業企業的稅收優惠、金融扶持等政策,多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現各大福利企業均開啟了殘障友好崗,如圓通快遞與中國殘聯簽署了合作協議,推進“圓夢行動”,在2025年長沙市殘疾人就業專場招聘會上,北京外企等知名企業為殘疾人提供多個領域崗位等,助殘就業已經成了有社會擔當的企業主旋律,企業成為了殘疾人就業的重要支撐。 社會媒體發揮作用,化身扶殘助殘的“傳播者”與“監督者”。通過宣傳殘疾人就業先進典型,展現殘疾人群體自強不息的精神風貌,報道企業助殘善舉與政策紅利,營造全社會尊重、接納殘疾人就業的氛圍。6月30日國新辦發布臺上報道了扶婷等五位全國自強模范代表,他們雖然身為殘疾人但自強不息的奮斗精神令社會動容,正是依靠了社會媒體這個橋梁,更多殘疾人士的品質得以被大眾知曉,民族精神因此更加筑牢。社會媒體要發揮輿論引導力量,積極履行弘揚扶殘風尚的義務。 促進殘疾人就業,不僅是一份責任,更是一份溫暖的傳遞。未來,各方將持續凝聚合力,讓扶殘助殘的風尚浸潤社會,讓每一位殘疾人都能在就業中找到歸屬、收獲尊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