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陵鎮《黨的政策照亮雪域桃花源幸福路》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給嘎拉村村民的回信中表示祝賀并指出:“希望你們在黨的興邊富民好政策引領下,切實維護好民族團結,創造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把雪域高原的自然美景保護好,把“桃花村”品牌擦得更亮,為建設繁榮穩固的祖國邊疆貢獻力量。”習近平總書記于2021年7月走進被譽為西藏“桃花第一村”的嘎拉村,到村民們的家中做客,拉家常,談發展。4年間,嘎拉村在原本干凈整潔的村舍基礎上再發展,憑借“山野桃花”的獨特自然資源和高原特色文化,嘎拉村在經濟發展上成績斐然。 守護自然生態,打造更好的雪域“桃花源”。嘎拉村的桃花源景區位于尼洋河畔,春和日麗時,桃花也開得正艷,漫山遍野皆是一片粉紅的海洋,與嘎拉村青翠的綠色田園光景相得益彰。海水三清淺,桃源一處尋。前來觀光的游客無不沉醉于這如粉霞般的桃源中。根據當地的經濟數據,作為多屆“林芝桃花文化節”的主辦地,嘎拉村擁有桃林面積約270多畝,野桃樹1253棵,觀光采摘園100余畝,此外,還有流轉土地百余畝,耕地面積590畝,草場約10690畝。嘎拉村利用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通過發展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桃花經濟”,不僅為村子的經濟發展謀出了一條可持續的綠色發展道路,更成為農村經濟發展的榜樣,展示了一份相當完美的“作業”為其他邊遠地區的發展提供參考與思路,用行動證明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科學理念,鼓舞更多的地區守護生態自然,打造屬于自己的“桃花源”致富路。“桃花源”不僅僅是字面上春風醉人的十里桃林,更是在守護自然生態,達到環境優美、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同時,實現經濟發展農村致富雙贏的“桃花源”理念。高原各地區因積極維護雪域生態自然,將遼闊的雪域創造成彼此聯結的“世外桃源”。 助力鄉村振興,成就農村集體經濟新成績。自2021年以來,嘎拉村累計接待游客28.5萬人,旅游總收入約930多萬元。在習近平總書記到訪過后的第3年,嘎拉村整個桃花季期間旅游收入突破500萬大關,較上一年增長了150萬元,僅桃花節開幕當天就接待游客數量6000多人,收入約19萬元。3月17日至3月31日,接待游客約3.8萬人,半月時間旅游收入約200萬元。除了基礎的門票收入和游玩項目收入,嘎拉村還進一步打造了“團結頌”展覽館,自正式開館以來,已接待國內外參觀團累計800余批。嘎拉村村民在信中說,看著北斗星走不迷路,跟著共產黨走會幸福。如今,林芝市已經建成拉林鐵路,更方便游客出行旅游。從草場資源匱乏和耕地缺少到“林業改革”護林護木,再到現在的“桃花經濟”下村中每戶能分紅十幾萬元,嘎拉村集體經濟增長的好成績正印證了“鄉村振興戰略是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選擇”,同時也將經濟增長輻射至周邊村莊、農產業園,真正實現“富帶動后富”,農村集體經濟增長的美好局面。 穩固邊疆區域,讓全國各族人民緊密團結。今年是西藏自治區成立60周年,嘎拉村的經濟增長不僅意味著興邊富民取得極大的勝利,也是邊疆人民與黨中央齊心協力共創美好未來的最好實際證明。習近平總書記在回信中表達了對邊疆人民的關切和促進全國各族人民緊密團結的殷切期望,希望邊疆人民在黨中央興邊富民政策的帶領下切實維護好民族團結,共同創造美好生活,把雪域環境和自然生態保護好,為穩固建設祖國邊疆貢獻力量。嘎拉村的成功是黨和國家好政策指導出來的,更是藏區人民用雙手創造出來的。現在與未來還會有許許多多的邊疆區域也如嘎拉村一樣,跟著黨的腳印走向美好生活,各族應人民如同石榴籽一般,團結一心,穩固邊疆,共同建設祖國繁榮昌盛的新風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