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橋鎮《用心學黨史 真情辦實事》
在中國共產黨成立104周年之際,由人民出版社和中國出版集團研究出版社隆重推出“偉大建黨精神研究叢書”,叢書共7卷,分別名為《偉大建黨精神與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偉大建黨精神與井岡山斗爭》《偉大建黨精神與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偉大建黨精神與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偉大建黨精神與全國解放戰爭》《偉大建黨精神與新中國建立和建設》《偉大建黨精神與中華民族迎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中國共產黨的偉大歷史有多長,她所創造和代表的革命業績就有多么久遠。 知所從來,思所將往,方明所去。黨史是明燈,也是號角。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更應懷揣“趕考”的熱情,永葆“趕考”的清醒,以“答題”有我的使命擔當,深入群眾,為民奮斗,走好新時代服務民生的“趕考”路。 汲取百年黨史深厚營養,服務民生中踐行初心使命,如青松挺立,書寫青春無悔之篇章。中國共產黨的主要創始人李大釗言:“何當痛飲黃龍府,高筑神州風雨樓。”青年運動領袖惲代英道:“已擯憂患尋常事,留得豪情作楚囚。”革命文學事業重要奠基者瞿秋白道:“愛自己的歷史,比鳥愛自己的翅膀更厲害,請勿撕破我的歷史。”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用信仰解讀黨史,留下了生動的教材。年輕一代應讀好、念活這些豐富的黨史資源,不斷地開拓前進。新時代擊鼓催征,新使命催人奮進。深入學習黨史,努力接好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的接力棒,在工作中踐行初心,在崗位上擔當作為,在服務民生中奉獻青春。 汲取百年黨史豐富精髓,服務民生中深入群眾心田,似魚水相依,鑄就青春鏗鏘之誓言。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在全國抗戰時期,盡管晉察冀根據地多次遭受日軍“掃蕩”,但聶榮臻元帥感覺非常安全,因為被群眾緊緊包圍,安全得很。然而,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此前有些地方盲目開通政務號,最終淪為“僵尸網站”,前車之鑒已經敲響警鐘。忘記了人民,脫離了群眾,我們就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根之木,就會一事無成。唯有深入群眾,融入群眾,和人民群眾水乳交融,方能更好地奉獻青春力量。 汲取百年黨史智慧力量,服務民生時為民奮斗不息,若燭光照人,書寫青春熾熱之華章。一個人對人民的服務不一定是要做驚天動地的大事業,隨時隨地,點點滴滴地把自己知道的、想到的踏踏實實去做,就是為國家播種、墾殖。一塊小站牌點亮了孩子的童年,一個智能水表溫暖獨居老人的心,一套智能網格氣象預報系統讓群眾紛紛點贊,一張閱讀存折在一存一取間讓縷縷書香蔓延……基層社會服務創新舉措,從人性化、智慧化、精細化服務出發,為民服務。邁步新征程,只有不忘初心、永遠奮斗,我們黨才能永葆青春。 鵬北海,鳳朝陽,又攜書劍路茫茫。歷史的卷軸,在砥礪前行中鋪就;時代的華章,在不懈奮斗中書寫。青年干部可以運用自己的知識和技術,提供更周全、更貼心、更便捷的人性化服務,將為民服務的初心代代延續,薪火相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