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失鎮《時代引領 共繪網絡文明新畫卷》
2025年中國網絡文明大會將于6月10日至11日在安徽合肥舉辦。以“匯聚網絡正能量 引領時代新風尚”為主題,將舉辦開幕式及主論壇、14場分論壇和“科技·點亮網絡文明時空”主題活動。 網絡文明核心在于彰顯“文明”內涵。當下,不文明現象既蔓延于現實社會,亦泛濫于網絡空間,構建網絡文明已是迫在眉睫,不容忽視。此次中國網絡文明大會單是分論壇便多達14個,議題涵蓋黨的創新理論網上傳播、網絡文明培育、網絡文明國際交流互鑒、互聯網企業社會責任、個人信息保護、智能社會發展與治理等多元維度,堪稱一場極具深度的思想盛會。 網絡空間承載文明之光,數字浪潮澎湃時代強音。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上,互聯網與我們的工作生活密不可分,深度融入社會肌理,既重塑生產生活方式,更成為文化傳承與創新的關鍵場域。黨的十八大以來,以文明為基、以德潤網的理念深入人心,清朗網絡空間建設從共識化為行動,指尖方寸間躍動著文明新風。網絡文明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時代注腳,既需科技向善的硬實力支撐,更仰仗價值引領的軟實力滋養。唯有堅持線上線下協同發力,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基因植入數字土壤,方能構筑起涵育時代新人的精神家園。當億萬網民以文明之筆共繪網絡同心圓,以文化之魂共筑精神新高地,數字中國必將綻放更加璀璨的文明之花,為人類文明進步貢獻中國智慧。 法治護航,筑牢網絡屏障,法治精神守護數字世界安寧。網絡空間不是法外之地,法治是維護網絡秩序的基石。近年來,我國網絡法治體系日臻完善,《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數據安全法》《互聯網信息內容管理行政執法程序規定》《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管理規定》《網絡信息內容生態治理規定》等法律法規,構建起網絡治理的四梁八柱。這些法律條文如數字盾牌,既劃定網絡行為紅線,又守護公民合法權益;既規范平臺責任邊界,又護航數字經濟行穩致遠。從網絡謠言治理到數據跨境流動監管,從算法推薦規范到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法治之網越織越密,為網絡強國建設筑牢制度根基。當法治精神融入網絡肌理,清朗空間方能成為現實,數字文明才能行穩致遠。 互聯網深度融入民生肌理,織就百姓幸福生活圖景。在廣袤鄉村,物聯網技術讓農田會“說話”,智能傳感器實時監測土壤墑情,5G直播帶貨打通農產品出村進城“數字快車道”,鄉村振興插上數字翅膀;在生產一線,工業互聯網平臺串聯起研發、制造、銷售全鏈條,工廠里機械臂精準起舞,個性化定制滿足多元需求,智能制造催生發展新動能;在三尺講臺,VR技術構建沉浸式課堂,慕課平臺打破知識獲取的時空界限;在社區街巷,智慧政務實現“一網通辦”,適老化改造讓銀發族暢享數字便利,數字技能培訓點亮全民數字素養。這些數字應用場景如同毛細血管,將發展成果輸送到社會每個角落,讓現代化建設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繪就出人民美好生活的數字畫卷。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強調要“加強網絡空間法治建設”,為網絡強國建設注入強勁動力。從跟跑到領跑,中國正以法治為基、以創新為翼,加速邁向網絡強國新征程,讓互聯網更好造福人民、服務現代化建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