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令街道《讓紅色基因在少年兒童心中生根發芽》☆
在“六一”兒童節到來之際,以及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的特殊歷史節點,全國婦聯等11部門聯合下發通知,對各地各部門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主題實踐活動、合力營造良好社會氛圍作出部署安排,讓廣大少年兒童度過一個快樂難忘的節日。 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是開展活動的首要前提。此次11部門的聯合部署,既是對革命傳統的深情回望,也是面向未來的育人實踐,需要我們在新的歷史方位中深化認識、求取實效。在推進各項工作時,必須警惕娛樂化、功利化、短期化等不良傾向,還要特別注意網絡安全等問題,加強審核把關。要將抗戰精神教育作為培育少年兒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抓手,在組織尋訪革命遺址、開展主題演講等時,必須注重歷史事實的準確性,通過真實感人的故事展現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的精神品格,要避免簡單化的說教,引導少年兒童在高度還原的歷史場景中產生共鳴、構建價值體系。 在教育活動中,要善于挖掘各方資源、凝聚堅強合力--學校重在價值引領,家庭側重習慣養成,社會提供實踐平臺,三者既相互配合又各司其職。要發揮家庭教育的基礎工程優勢,深刻杜絕“重智輕德”的傾向,幫助家長樹立全面發展的育兒觀,在內容設計上,既要講清“為什么”,更要指導“怎么做”,提供可操作的家庭教育方案;要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建立校內校外常態化合作機制;在方案設計上,應當突破場地限制,探索校內課程、校外實踐的融合模式,讓教育資源流動起來;要特別要關注農村留守兒童和城市流動兒童的實際需求,通過送教下鄉、結對幫扶等方式實現教育公平。 把準細節是提升教育實效的關鍵;顒釉O計要尊重兒童主體性,改變成人主導的思維定式,在保證正確導向的前提下,給予少年兒童充分的參與權和表達權。要通過“小小講解員”“兒童議事會”等多種形式,讓孩子們從被動接受者轉變為主動傳播者。親子誦讀、家風故事宣講等活動要突出互動性,讓抽象的價值理念具象為可感可知的生活實踐;在策劃入隊儀式、對話革命先輩等莊重場合時,既要保持儀式感,又要防止形式主義,讓每個環節都成為觸及心靈的成長儀式;要注意區分不同年齡段少年兒童的心理特點,區分情感熏陶和理性思考等側重點,實現因材施教...... 新時代少年兒童教育工作承載著光榮使命,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全社會都要了解少年兒童、尊重少年兒童、關心少年兒童、服務少年兒童,為少年兒童提供良好社會環境”,我們要以此為根本遵循,讓紅色基因代代相傳,讓孩子們都能在祖國的藍天下健康快樂成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