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橋鎮《以開放之姿 繪就國際合作共贏新圖景》☆
為期5天的第九屆絲綢之路國際博覽會暨中國東西部合作與投資貿易洽談會5月25日在陜西省西安市閉幕。線下22.5萬人次的參觀流量、線上810萬次的點擊熱度、2711家展商與4672種展品的多元碰撞,不僅展現了絲博會的國際吸引力,更彰顯了中國以開放促發展的堅定步伐。從謀篇布局的“大寫意”發展到精謹細膩的“工筆畫”,中國以“開放包容”提筆,著“人文互鑒”濃墨,秉“永續發展”之志,書寫下這一幅繁花錦繡的絲路新篇。 以開放胸襟育包容之林,繪就合作共贏璀璨長卷。心合意同,謀無不成;不拒眾流,方為江海。本屆絲博會以“絲路融通·開放合作”為主題,匯聚意大利、馬來西亞、阿塞拜疆等40余國及260位國際嘉賓,在古絲路起點奏響新時代開放強音。步入絲路優品展區,可以看到巴西花生酥的焦香與羅馬尼亞礦泉水的清冽交織,波蘭水晶杯折射的流光映照著國產植保無人機的科技鋒芒,此刻來自40余國的特色產品超越地理邊界,交相輝映、互惠共生。而當西安企業家與墨西哥客商握手言談,當阿富汗的手工地毯和飾品再臨會場,當集中簽約儀式簽約涉及高新技術、航空航天等領域65個項目,絲博會化身為全球要素流動的萬花筒,以展促貿、以會促聯,擘畫出“一帶一路”民心相通、機遇共享的璀璨長卷。 以人文風華貫互聯橋梁,奏響和合樂章共鳴寰宇。絲博會不僅是經貿合作的舞臺,更是文明對話的窗口。本屆絲博會首次設立了文旅消費展,通過文旅主題、文娛演藝、非遺國潮、賽事四大板塊,全面展現文旅產業的多元魅力與創新活力。在佛坪展區,秦嶺大熊貓化身文化使者,用萌趣設計傳遞當地自然與人文魅力,牽引著游客探尋秦巴秘境。非遺展區內,皮影戲代表性傳承人攜經典皮影作品參展,讓華州皮影在國際舞臺上大放光彩。數字技術則為人文交流插上云端翅膀,延安展位中“會說話的明信片”彈出“數字人”講述老照片背后的歷史故事,“飛越延安”VR體驗讓紅色記憶穿越時空、歷久彌新……絲博會以海納百川之姿,于文化交流中激蕩市場新浪潮,詮釋文旅融合的無限可能。 以科技創新連發展脈絡,譜寫中外互通世界敘事。在這場開放合作的盛會上,參展者既能觸摸人文脈搏的溫度,亦可預見產業變革的速度。從首次設立的低空經濟展區展示的低空裝備制造、低空安全管控技術、低空應用場景、低空運營保障等領域的最新成果到上海展位前可以實現大腦獨立控制輪椅方位,幫助患者恢復自主移動能力的智能輪椅,從陜西廠商自主研發的可以實現微納米生物纖維、細胞墨水電子電路高精度結構打印的微納米3D打印設備到山東廠商首次亮相大型展會的四足巡檢機器人。會上的新技術、新工藝、新產品、新模式、新業態無一不顯示出,科技創新正作為根本動力,以驚人的速度創造著未來,書寫著人類文明躍遷的嶄新敘事。 從長安到世界,絲博會跨越的不僅是地理空間,更是發展鴻溝與認知邊界。當哈薩克斯坦的駱駝奶制品通過中歐班列走進西安超市,當匠心獨運的波斯地毯與憨態可掬的秦嶺大熊貓公仔相遇,我們看到的不僅是商品與資本的流動,更是文化與理念的交融。它們如同古絲路上的星火,終將燎原成推動經濟全球化的璀璨之光。未來,隨著RCEP深化實施、中吉烏鐵路正線開工,中國必將以更開放的姿態,讓全球化浪潮在“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的東方智慧中奔涌向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