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川街道《德技雙修,破局教育內卷》
近日,山東考生在職教高考途中,因救助突發心梗的同學錯過語文考試,后經官方特批啟用副題補考,其見義勇為的行為獲得社會廣泛贊揚。央視贊嘆:在危機關頭,他敢于出手相救,且能提供專業救治,體現了職業教育的成果;臨危不亂,發揮急救技能,是德技雙修理念的生動實踐。網友稱贊:雖然錯過了考試,但人生已滿分。 “先莫先于修德”,涵養高尚的道德品德,從古至今都是人生的第一課和必修課。從《大學》“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到習近平總書記對德行修養的重要論述“道德之于個人、之于社會,都具有基礎性意義,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崇德修身”,無不彰顯德育的首要性和重要性。 “君子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一直以來,“德”在教育、生活、工作中一直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在學校里,我們追求“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爭當品德好、學習好、身體好的“三好學生”;在生活中,我們尊崇“德才兼備”“德高望重”的賢者;在工作中,我們崇尚“立政德,就要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要嚴把德才標準,德才兼備,方堪重任”。由此可見,德行修養一直在路上。 而專業技能培訓與學習,也逐漸從不太受青睞到展露頭角,特別是隨著適應市場需求、響應高質量充分就業,對《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2025年)》的進一步調整,以及專業技能培訓的進一步普及,逐步形成了“有技能、好就業,長技能、就好業,高技能、就業好”的導向,校企合作、訂單式、定崗式人才培養制度逐漸成熟,老百姓對學習專業技能和依托專業技能就業有了更高的接受度。 孩子就像是動物園的動物,有老虎、獅子、猴子、兔子、鴨子、老鷹等等,有的擅長飛翔、有的擅長爬樹、有的擅長游泳……應試教育就像是比賽爬樹,猴子有天然的優勢,爬的快,但是也不能因此就說其他動物不行或不好,畢竟每種動物都有自己的特長,只是爬樹剛好不是它們擅長的而已。 因此,“德技雙修”是教育的本質,也將是今后破解教育內卷的強大動力。德行修養在前,輔之以適合孩子的技能,拋去對行業的刻板印象,找到孩子自己熱愛并能為之終身學習的領域,十年如一日的學習、鉆研、精進技能,力爭做到領域內的“高精尖”。至此,教育內卷也將破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