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霞鎮《以緊日子換“好日子”,書寫新時代答卷》
黨中央、國務院印發了修訂后的《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以制度剛性擰緊黨政機關帶頭過緊日子的責任鏈條。從規范經費管理到強化資源節約,從整治“四風”頑疾到完善監督體系,《條例》以刀刃向內的勇氣為作風建設立規矩、劃紅線。面對復雜經濟形勢和民生發展需求,黨政機關更需以“緊日子”換群眾,在精打細算中彰顯政治擔當,在厲行節約中筑牢執政根基。 要過緊日子,是滿足發展所需、民生所盼。通過明確各項經費使用的標準和程序,《條例》將促使黨政機關在經費管理上更加規范化、透明化,確保每一分錢都用在刀刃上。“緊日子”并不是“緊民生”,而是將錢花在最重要的事情上,投入到鄉村全面振興、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助力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讓更多資源向教育、醫療、養老等基礎民生領域,確保涉及老百姓利益的事情辦出成效,發揮出最大社會效益,讓人民群眾的幸福生活蒸蒸日上,獲得感成色更足、安全感更有保障。 過好緊日子,是堅定杜絕浪費、厲行節約。精打細算,才能油鹽不斷;糧收萬石,也要粗茶淡飯。過緊日子不是喊出來的,廣大黨員干部要主動去奢從儉,樹立“節”的意識,“緊”的思想,堅持以身作則、率先垂范,開展綠色辦公、低碳出行、垃圾分類等行動,讓勤儉辦事成為行動自覺。要杜絕過度消費、盲目攀比的不良作風,樹牢和踐行正確政績觀,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不搞虛榮作秀、勞民傷財的“形象工程”“政績工程”,堅決防止互相攀比、大操大辦、鋪張浪費,在苦干實干、緊干快干中創造新業績、書寫新篇章。 習慣過緊日子,要聚集嚴格管控,增強節約自覺。“陽光是最好的防腐劑”。《條例》明確要求除涉密事項外全面公開公務活動信息,倒逼部門“曬賬本”“亮家底”。要強化日常監督檢查,貫通審計監督、財會監督、巡視監督等各類監督,拓寬發現問題的渠道,對違規違紀違法現象重拳出擊、嚴肅查處,要加強監督檢查,對違反條例規定的行為進行嚴肅處理,形成有效的震懾力。這種刀刃向內的勇氣,正是取信于民的關鍵密鑰。 “足國之道,節用裕民”。修訂《條例》既是應對風險挑戰的必然選擇,更是踐行初心使命的政治宣言。當黨員干部把“緊日子哲學”內化為價值追求,當每一分財政資金都精準滴灌發展所需、民生所盼,節約型機關建設就能轉化為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動能。新征程上,唯有繼續發揚“儉則約,約則百善俱興”的優良傳統,方能在過緊日子中書寫不負人民的時代答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