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橋鎮《青春“向西”,赴山海書時代華章》☆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給新疆阿圖什市哈拉峻鄉謝依特小學戍邊支教西部計劃志愿者服務隊全體隊員回信。這封飽含深情的回信,既是對扎根邊疆教育一線志愿者的親切關懷,更是對全體青年投身強國建設的殷切期許。 “到西部去,到基層去,到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這不僅是一句口號,更是一代代青年用腳步丈量祖國大地、用青春奉獻祖國人民的生動實踐。百年飲冰,熱血難涼。新時代,青年更該不負少年意氣,不泯理想信念,積極投身到國家建設和社會發展的各個領域,到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揮灑熱血和汗水。 以“鐵心跟黨”的旗幟,堅定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精神之鈣,猶如人生的燈塔。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理想信念是立黨興黨之基,也是黨員干部安身立命之本”“保持和發揚黨的優良作風,堅定理想信念是根本”。從“覺醒年代”的英雄輩出,到“西部計劃”的堅定奔赴,變的是時代場景,不變的是“把青春獻給祖國”的信念傳承,他們不僅在改變時代面貌,更在定義屬于這個時代的青春模樣。廣大青年要系統學習黨的創新理論,在思想深處樹立歷史擔當,要不斷砥礪忠誠品格,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用實際行動讓理想之花根植在祖國的沃土上。 以“勇當先鋒”的精神,厚植家國情懷。中國式現代化的偉大征程,離不開每一個 “基層細胞” 的活力迸發。從2003首批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計劃志愿者在北京宣誓出征,到今年西部計劃志愿者再起新征程,這20多年來,超過54萬名大學生積極響應號召,在這個廣闊的平臺上以“星星之火”凝聚形成“燎原之勢”。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愛國,是人世間最深層、最持久的感情”。廣大青年要胸懷“國之大者”,將“小我”融入“大我”,在基層一線經風雨、見世面,在推動高質量發展、構建新發展格局等重大部署中挺膺擔當,用肩膀扛起家國重擔。 以“奮楫篤行”的韌勁,練就過硬本領。“褚小者不可以懷大,綆短者不可以汲深”,千年前的警示猶在耳畔。青年本領的鍛造,從來不是風花雪月的詩篇,而是烈火淬金的征程。如今,“天問”團隊青年工程師用代碼在火星刻下中國軌跡,蘇炳添科學訓練32歲突破百米亞洲紀錄——這些新時代的“庖丁解牛”,詮釋著本領恐慌到本領自信的涅槃。奮斗是青春最靚麗的底色,青年既要有直上九霄的凌云志,更須握緊手中那支勾勒祥云的筆桿,要摒棄 “躺平” 心態,拒絕“鍍金”思想,真正沉下心來、撲下身去,才能在摸爬滾打中積累經驗,在攻堅克難中增長才干,行穩而致遠。 乳虎嘯谷,百獸震惶;鷹隼試翼,風塵翕張。當前,世界又處于一個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當代中國青年生逢其時,施展才干的舞臺無比廣闊,實現夢想的前景無比光明,廣大青年要立志做有理想、有擔當、有本領的新時代好青年,努力把煥發出來的熱情轉化為攻堅克難、干事創業的強大動力,如此,方能不負時代、不負韶華、不負黨和人民的殷切期望,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貢獻磅礴的青春力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