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竹鎮《優化環境民營企業顯身手,譜好精神和經濟協奏曲》
市場監管總局4月21日發布數據顯示:截至3月底,全國登記在冊民營企業超過5700萬戶,占企業總量的92.3%。 一季度,全國新設民營企業197.9萬戶,同比增長7.1%,超過過去三年平均增速。一季度,全國新設“四新”經濟民營企業83.6萬戶,占同期新設民營企業總量的四成以上,同比增長1.4%。其中,互聯網與現代信息技術服務企業增長最快,達到18%。新設“數字經濟”民營企業27.4萬戶,占新設民營企業總量的13.9%,其中的“數字產品服務業”增速最快,幾乎是去年的2.5倍。 營造良好發展環境,激發民營企業生機活力,激勵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新征程上大顯身手。 優化營商環境,強發展之基。良好的營商環境是企業發展之基、活力之源。民營企業的迅猛發展離不開公平的市場環境、堅實可靠的法治保障。為加快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更應加大對經營主體的紓困幫扶力度,換位思考,為民營企業的發展提供多種可能性。在促發展進程中,“確保公平競爭,減少企業負擔”也是必行之事,這就需要強化法律和制度對市場的作用力,促進全國大市場的的形成和完善。打擊“內卷式”等一系列惡性競爭。系統性強化標準、強化監管、強化行業自律、規范政府招商引資行為等措施,充分發揮政府宏觀調控的作用,使得價格反映質量,‘一分價格一分貨’。 鼓勵良性競爭,營造和維護更好的營商環境。 創新發展新業態,塑高質量發展之形。民營企業應該順應時代的發展,從人口轉型中激活創新動力,在我國社會生產力不斷躍升的現實情況下,人才隊伍和勞動力資源數量龐大、素質優良;產業體系和基礎設施體系配套完善,有超大規模的市場潛力,給民營經濟發展帶來很多新的機遇、提供更大發展空間。從人口轉型中激活創新動力。民營企業也在我國實施科技創新驅動發展中發揮了重要的角色,是推動產業升級、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市場主體,民營企業要加大研發投入,進行“一對一”式培養,高校定向開展人才培養、組織就業實習等,拓寬供需對接方式,讓教育融于實踐,力求培養更多創新型、復合型、應用型人才,促進就業市場更良性循環,為民營企業健康發展、創新型國家建設奠定良好基礎。 提振精神助發展,養民營經濟之魂。民營企業發展也需不忘初心,廣大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也應“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正當其時,要統一思想、堅定信心,促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高質量發展。希望廣大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胸懷報國志、一心謀發展、守法善經營、先富促共富,增強愛國情懷,“士負國家之責,必自其鄉里始” 作為擁有拳拳愛國之心的民營企業家,張謇深受 “以天下為己任”的文化傳統熏陶,以功成必定有我的社會責任感,投身于救國實踐之中。民營企業家因以愛國主義精神為核心,錘煉堅毅的品格,擦亮強國富民的事業本色。 支持民營經濟做強做優做大。提高經營管理水平,做好廉潔風險防控,積極履行社會責任。進一步構建親清政商關系,依法依規為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解難題、辦實事。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也要誠信守法,一心一意謀發展,大力弘揚優秀企業家精神,集中精力做強做優做大企業,堅定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建設者、中國式現代化的促進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