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王街道《深耕“一帶一路”,點亮江蘇“筑夢空間”》☆
4月17日上午,省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召開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共建“一帶一路”的重要論述和對江蘇工作重要講話精神,研究部署今年我省服務和參與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重點任務。 隴海線上,中歐班列“鋼鐵駝隊”馳騁東西;揚子江頭,萬噸巨輪揚帆遠航溝通南北。今年是“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二周年,在共建“一帶一路”大局中,處于交匯點的江蘇,肩負著習近平總書記賦予的光榮使命和關懷囑托。深耕“一帶一路”,錨定“全球影響力”“國際競爭力”“世界聚合力”目標定位,縱深推進“三個一”建設,“開放江蘇”正在逐夢絲路上奮力續寫新版圖、碰撞新可能、拓展新空間。 推進基礎設施“硬聯通”,擴大全球“朋友圈”。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在“一帶一路”建設中具有基礎性和先導性的作用。首趟“中吉烏”鐵公聯運班列開辟蘇南至中亞方向貨運新通道,助力長三角企業突破國際貿易壁壘、融入全球產業鏈;蘇州港發往錢凱港的多用途船舶順利啟航,兩港之間建立起高效鏈接、形成互補,開拓新興貿易市場;南京首開“跨里海”班列新線路,新增“跨兩海”班列線路,開通國際通程航班業務,運行江蘇省首條全流程“無紙化”智慧出行國際客運航線。伴隨著國際綜合交通體系拓展計劃的深入推進,江蘇奮力推進沿海、沿江、沿新亞歐陸海聯運三大通道基礎設施互聯互通,著力構建綜合性立體化通道網絡,隨著“走出去”不斷加快,開放之門不斷擴大,江蘇主動張開雙臂與世界熱情相擁,世界也遇見了一個昂揚自信的江蘇。 開辟經貿合作“新藍海”,擦亮發展“金名片”。作為江蘇與國際友城良性互動的重要抓手,“一帶一路”建設為各方提供新發展機遇,也為江蘇經貿合作開辟“新藍海”。以更優政策、更好服務護航麥芽、黑蒜、抹茶等具有地方特色的農產品揚帆出海,成功走上“世界貨架”,讓江蘇農業現代化動能更充沛;高郵民營企業通過海外設廠、境外設倉等一個個新打法,兌換駛向全球化大市場“新船票”,打通經濟一體化浪潮下的一條條“出海”之路;南京空港跨境電商產業園成功引進10多家跨境電商及貨代企業,銷售平臺實現上線運營,推動園區跨境電商生態的完善和發展。面對新形勢新變化,江蘇正精心謀劃產業創新、跨境電商、境外展會等統籌部署外貿外資外經的重要抓手,進一步暢通貿易、促進投資,推動產業鏈供應鏈深度融合,以合作共贏開辟發展新天地,用“江蘇力量”講好“發展帶”的精彩故事。 打造民心互通“交融點”,提升國際“知名度”。國之交在于民相親,民相親在于心相通。作為溝通多元文化和眾多國家的戰略構想,“一帶一路”成功與否從根本上取決于民心能否相通。“一帶一路”青年創意與遺產論壇在南京成功舉辦,來自53個國家的60名青年代表聚焦“重新構想我們的遺產:韌性和變革的故事”主題架起連結過去、現在與未來的橋梁;“太湖明珠連接歐陸”無錫—歐洲旅游合作交流會以“水”為媒,架起詩畫江南與歐陸風情的對話橋梁;省內多所高校與“走出去”企業,在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開設境外辦學機構和項目,培養本土人才,成為民心相通的有力支撐。從推動文明互鑒、激發情感共鳴,到推動中外交流、加快國際人才培養,聚焦教育、文化、旅游、健康等領域特色品牌,江蘇正與共建國家開展形式多樣、領域廣泛的交流合作,更加美好的民心相通愿景讓“一帶一路”紐帶力量更堅韌,更加完善的友城合作機制為江蘇“筑夢空間”寫下生動注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