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界鎮《億級流量 ! 中國鐵路“跑”出新春天》☆
春潮激蕩處,山河氣象新。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數據顯示,2025年一季度,全國鐵路累計發送旅客10.74億人次、同比增長5.9%,創歷史同期新高,標志著中國鐵路運輸能力的跨越式提升。作為國民經濟大動脈,鐵路系統正在用更密集的車次、更溫暖的服務、更開放的姿態,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鋪就鋼鐵跑道。 軌道延伸處,譜寫發展詩篇。2025年一季度,鐵路部門以新線路、新裝備為支點,撬動文旅產業升級新格局。針對銀發經濟崛起,鐵路部門研發投用適老化旅游列車,通過配備無障礙車廂、隨車醫療團隊等多項措施設施,讓老年游客老“游”所樂。同時創新打造“列車+景區”的模式,通過“熊貓專列”“伊春號”“齊魯一號”等187列特色旅游列車,串聯四川九寨溝、三星堆等景點,不斷激活沿線地區的文旅資源,形成“一線帶一片”的區域經濟輻射效應。從“運旅客”到“促消費”,從“交通工具”到“文化窗口”,中國鐵路正在重新定義交通強國的內涵。 站臺熙攘處,厚植為民情懷。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我國流動人口數量達3.76億,日均超千萬人次的出行需求,考驗的不僅是硬件設施,更是治理能力的現代化水平。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數據顯示,目前120個車站實現聯程票旅客站內便捷換乘,37個車站實現出站換乘地鐵免安檢,89個車站提供互聯網訂餐服務,99列動車組列車提供“靜音車廂”服務。此外,鐵路12306推出“系統自動提交購票訂單”等新功能和老年常旅客會員積分優惠舉措。這些細微處的服務升級,是鐵路部門以科技創新與精細服務回應群眾期待的生動表現,深刻詮釋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國門聯通處,盡展開放胸襟。在跨境客運方面,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數據顯示,廣深港高鐵發送跨境旅客729.1萬人次,中老鐵路跨境客流增長32.2%。針對國家全面放寬的過境免簽政策,鐵路部門在43個樞紐站增設多語種服務,一季度服務外籍旅客366.2萬人次。樁樁件件,都表明中國鐵路敢于讓世界看見真實立體的中國,也樂于讓中國理解多元共生的世界。這種“鐵路外交”是對“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躬身實踐。當某些西方勢力鼓吹“脫鉤斷鏈”時,中國鐵路用鋼軌編織的交流之網,讓外籍旅客的每一次抵達都成為文化對話、文明交融的契機,讓不同文明在彼此互動和交互影響中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建設安全、便捷、高效、綠色、經濟、包容、韌性的可持續交通體系,是支撐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實現“人享其行、物暢其流”美好愿景的重要舉措。當特色列車持續激活區域經濟,當便民服務切實解決群眾難題,當高鐵網絡不斷拉進國家距離,這份春日成績單,寫滿了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也記錄著中國鐵路與國家共進、與時代同行的堅實足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