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川街道《清朗短視頻賽道,需要多方齊抓共管》
近日,中央網信辦發起為期三個月的“清朗·整治短視頻領域惡意營銷亂象”專項行動。針對包括惡意虛假擺拍、散布虛假信息、違背公序良俗和違規引流營銷在內的四類突出問題亮劍,進一步深化短視頻惡意營銷問題治理,營造清朗網絡空間,切實維護網民合法權益,推動短視頻行業健康有序發展。 在當下快節奏的信息碰撞中,短視頻憑借豐富的內容產出、碎片化的閱讀模式等優點受到大家的喜愛。在短視頻盛行的當下,惡意營銷的現象時有發生,博取眼球、流量為王的發展導向也將長視頻博主的生存空間擠壓殆盡,“劣幣驅逐良幣”的情形時有發生。視頻博主“貓一杯”為吸引眼球,炮制短視頻《寒假作業不見了你一定很著急》,引發信任危機。又如視頻博主“東北雨姐”虛構東北鄉村生活經歷,編造“新農人”等虛假人設,打著“助農”“扶貧”的旗號,實則將農產品價格抬高,自己從中斂財。 短視頻切片配上或悲涼或激昂的背景音樂,短短半天就可以炮制出爆款,但背后的真相常常被掩蓋。這不僅影響到廣大網民的判斷,更損害了公眾知情權。惡意營銷短視頻破壞公序良俗,傳播不良價值觀,擾亂社會秩序,更讓優質內容被海量低俗虛假信息淹沒,阻礙短視頻行業的健康發展。想要徹底根治短視頻惡意營銷,還需多方協同,久久為功。 平臺筑牢防線,審核管理兩手抓。平臺作為短視頻傳播載體,要對輸出內容審核把關,必須肩負起主體責任。一是要組建專業的審核團隊,制定精細審核標準,對于虛假擺拍內容,立即下架視頻并處罰賬號,對于信息來源不明,對相關視頻打上標簽,對于運用AI等技術的短視頻,更應該著重審核;二是樹立核心價值觀,摒棄為流量論。綜合考量內容質量、價值觀等,給予優質內容曝光機會,限流低俗賬號,扶持科普賬號,改善平臺生態。三是完善擁護舉報,激活用戶監督積極性。完善用戶舉報機制,設置便捷入口,及時反饋處理結果,激發用戶監督積極性,某平臺開發的"全民監督"功能模塊,通過用戶舉報成功下架多個傳播地域歧視內容的營銷賬號,形成平臺與用戶協同治理的良性互動。 監管加大力度,違規視頻零容忍。監管部門是網絡空間的守門員,需要主動發揮作用。一是加大執法力度,定期開展巡查,發現惡意營銷,及時約談平臺整改;二是建立紅黑榜,對多次違規的賬號和平臺限制運營,提高違規成本。對多次宣揚社會正能量的賬戶和平臺,予以嘉獎。三是加強跨部門協作,聯合公安、市場監管等職能部門,打擊惡意營銷背后的違法犯罪行為,形成強大震懾合力。 凝聚行業共識,構建良性發展生態。短視頻行業協會要發揮引領作用,凝聚行業共識,制定自律公約,引導從業者遵守規則。對傳播正能量、遵守公約的創作者和平臺給予表彰。定期組織培訓,邀請法律專家講法、道德模范講德、資深創作者傳授技巧,全面提升從業者素養。對持續傳播正能量的正能量賬號給予資源扶持,帶動同類創作者提升內容品質。 治理短視頻亂象是場持久戰。唯有構建平臺守土盡責、監管精準發力、行業自律提升的協同治理格局,方能實現“激濁揚清”的治理目標。這需要持續完善制度設計、技術創新和生態培育,讓短視頻行業真正成為傳播正能量、弘揚主旋律的新型陣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