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陵鎮《爛漫花海,融繪文旅好風光》
草長鶯飛,陽春三月,漫步在江蘇的廣袤大地上,目之所及,皆是爛漫花海。這春日的繽紛花海,不僅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也是江蘇文旅發展進程中串起文化、生態與創新的關鍵鏈條,生動詮釋并釋放著江蘇文旅融合發展的蓬勃活力與無限潛力。 以“花”樣創意傳承文化,奏響文旅共鳴樂章,讓文化在旅游中“活”起來。南京珍珠河憑借毗鄰秦淮河畔、雞鳴寺和明城墻的地理優勢,成為了南京城新的文化符號,與底蘊深厚的金陵文化交相輝映。興化千垛菜花依托水鄉特色和民俗風情,推出《壹念•千垛》生態水鄉風情實景劇,并舉辦民俗表演,讓游客在沉醉于金黃燦爛的花海美景之時,能深入探尋興化的歷史文化與民俗魅力。高淳精心打造“金花”旅游品牌,將油菜花與當地老街、地方戲曲有機融合,創辦高淳國際慢城金花旅游節,構建起多元業態的文旅產業格局。文化傳承并非局限于博物館的展品或故紙堆里的文字,而是要緊密貼合時代發展,聚焦人們不斷變化的消費需求,借助現代演出表演等手段,讓文化在花香中煥發生機,綿延不絕。 以“花”樣創意護生態根基,推動生態旅游深度融合,讓自然在旅游中“靚”起來。鹽城大豐依托世界自然遺產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的獨特優勢,秉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理念,打造了國內面積最大、業態最全的郁金香花海。這一舉措不僅為候鳥營造了良好的棲息環境,還將生態保護與旅游發展完美結合,實現了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的雙贏。蘇州上方山同樣重視對森林資源和自然生態環境的保護,通過舉辦“百花節”,以木本花卉為主體,搭配二月蘭、郁金香和洋水仙等花卉,打造出大片絢麗的花海景觀。既有效保護了自然森林資源,又憑借豐富多彩的活動吸引了大量游客,生動詮釋了森林資源與花海旅游共生共榮的發展模式。文旅融合必須以生態為基礎,讓游客在欣賞花海美景的同時,深刻體會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意義,將地域生態價值轉化為優質的生態產品,讓綠水青山與花海旅游共同構成春日文旅的亮麗底色。 以“花”樣創意賦科技動力,激發創新旅游協同魅力,讓創新在旅游中“燃”起來。無錫拈花灣以鹿鳴谷為現實背景,大膽創新,將AR、MR(混合現實)等先進技術融入游客的賞花路線。游客在賞花過程中,能夠沉浸式體驗櫻花飄落指尖、小鹿在櫻花叢中嬉戲的虛擬場景,極大地增強了旅游的趣味性和吸引力。揚州馬可波羅花世界樂園舉辦的馬可波羅主題5D劇秀,巧妙地將不同地域文化與七大特色主題花卉相融合,讓游客在觀看精彩演出的同時,領略全球多樣的花卉風情。隨著人工智能等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深入應用,未來的花海旅游必將進一步突破傳統模式的束縛,以更加年輕、時尚的方式呈現,在現實與虛擬之間為游客帶來全新的春日旅游體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