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橋鎮《點亮高質量就業之燈》☆
點亮高質量就業之燈 孫巍 3月11日,光明日報刊登《多措并舉穩定和擴大就業》,文章指出,就業是最基本的民生,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對2025年“更大力度穩定和擴大就業”進行安排部署,體現了就業工作的重要意義以及黨和國家對就業問題的重視。 穩就業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根本舉措。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制度體系”,并明確了完善就業優先政策。回首近5年,我國把穩就業作為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的關鍵指標。就業一頭連著萬家燈火,一頭連著宏觀經濟,民生連著民心,促進就業高質量發展,是社會和諧穩定的“壓艙石”。 構建就業一體化信息平臺,數字化為促進高質量就業按下快捷鍵。過去依靠傳統的人工手段來實現供需匹配,效率相對較低,為了解決難題,全國各地相關部門積極構建新型公共就業服務體系建設。與此同時,江蘇積極探索數字化助力就業服務工作的新路徑,完成了以“大數據+互聯網運營”為基礎的智慧就業平臺服務體系建設。通過充分運用大數據、智能化技術,實現勞動力高效匹配就業,助力各級政府高效聯動,提升了政府數智治理與服務能力,促進了城鄉充分高質量就業穩定就業。 提供全方位就業服務,提升公共就業服務效能,織密高質量就業安全網。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江蘇時強調,要健全就業促進機制和就業公共服務體系。基層工作者要為群眾提供精準就業信息服務,讓群眾提要求,社區來負責“變現”,服務更有針對性。因此,要注重開展職業技能培訓、提供個性化服務,健全覆蓋全民、貫穿全程、輻射全域的全方位公共就業服務體系,要建立就業實名制和跟蹤服務機制,加強重點企業跟蹤服務和登記失業人員分級分類服務,打造精細分類、專業指導的公共就業服務模式,全方位提升公共就業服務能力。 完善就業調控,擴大增量,不斷挖掘崗位資源,壯大高質量就業內生動力。2025年畢業生人數再創新高,要提供更多就業崗位,必須激發社會各方力量。在人社部部署的專項行動中,中小微企業吸納畢業生就業政策落實行動聚焦落實就業政策,公共部門穩崗擴崗行動積極穩定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等招錄規模。這也說明,在發揮政策性崗位吸納作用的同時,更大力度開拓市場化社會化就業渠道,有助于創造更多就業機會,拓寬就業渠道,提高經濟發展的就業吸納能力。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牽動千家萬戶的生活。完成全年就業目標,需要調動各方面積極性,付出艱苦努力。攻堅克難、銳意進取,把促進高質量就業工作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推動各地方形成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保障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的權益,實現才盡其用的良好效果,定能為經濟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