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發中國制造新活力,賦能經濟高質量發展 ☆
1月21日,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成效”系列新聞發布會上,2024年中國制造“成績單”新鮮出爐,中國制造穩中有進,積極尋求創新點,達成區域協調發展,傳統產業升級迎來新的增長活力,推動中國制造更高質量、更高效率。 把握總體規模,以“壓艙石”保障經濟持續增長。經濟社會的平穩運行為經濟結構調整和深化改革開放創造了穩定的宏觀環境,穩中求進則要求在保持經濟穩定的同時,積極尋求創新和突破的戰略定力。2024年,中國制造業總體規模連續15年保持全球第一,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8%,全部工業增加值完成40.5萬億元。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以電信、廣播電視、衛星傳輸、互聯網以及相關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為切入口,抵御經濟波動,為GDP直接貢獻增長,有力支撐民生高質量發展。制造業是中國經濟的“壓艙石”,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是中國制造業的“壓艙石”,以“壓艙石”穩固基礎,打好“基本盤”,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的蓬勃發展,為制造業注入了強大的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動力,制造業的轉型升級也為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提供了廣闊的應用場景和市場需求,深度融合,穩中有進,實現高質量發展。 把握亮點突出,以“新引擎”驅動經濟創新發展。穩中求進,即在保持經濟整體穩定的基礎上,積極發掘并培育新的增長點,展現戰略遠見與行動力。2024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異軍突起,成為全球新能源汽車市場的領跑者,銷量同比增長超過40%,市場占有率突破25%,累計保有量位居世界首位。以電池技術、智能網聯、自動駕駛等核心技術為突破口,新能源汽車產業不僅有效抵御了經濟周期的影響,為GDP增長貢獻了新動力,更在推動綠色轉型、提升民眾生活質量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新能源汽車產業已成為中國制造的一張“亮麗名片”,而創新驅動則是這張名片背后的“新引擎”。以“新引擎”加速經濟轉型升級,穩固創新引領地位,拓展“增長極”,為區域發展注入不竭動力,構建起多元化、高韌性的經濟體系,確保在復雜多變的國際環境中,持續領跑,穩健前行。 把握區域機遇,以“撬動點”促進經濟協調發展。在區域發展上,中國制造也展現出了強大的協調性和平衡性。2024年,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堅持“適度超前”,在城市發展千兆光網,在鄉村和偏遠地區擴大網絡覆蓋,累計建設5G基站425萬個,5G網絡不斷向農村地區延伸。融合應用深度拓展,5G已融入80個國民經濟大類。城鄉信息互聯互通水平,為區域經濟一體化鋪設信息高速公路,加速農業現代化、促進公共服務均等化。新型基礎設施已成為中國經濟版圖的“數字血脈”,而技術創新則是這股血脈中的“撬動點”。以“撬動點”促進經濟協調發展,強化區域聯動效應,拓寬“共贏圈”,為全域繁榮注入強勁動能,構建起高效協同、均衡發展的經濟新格局,確保在全球經濟版圖中,協同共進,穩健飛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