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懂“民生清單”背后的人民情懷 ☆
1月19日上午,江蘇省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在江蘇大會堂隆重開幕。省長許昆林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許昆林指出,今年將優化安排12類45件民生實事,切實把民之所盼作為政之所向,把好事實事做到群眾心坎上,讓老百姓笑容更多、心里更暖。 家事國事天下事,讓人民過上幸福生活是頭等大事。改造提升1260個可提供普惠托育服務的幼兒園;為3萬間中小學教室安裝空調;改造提升300個城市社區助餐點;為7000名高中及以上殘疾學生發放教育生活補助;打造50個夜間消費集聚商圈(步行街)……新鮮出爐的2025年民生實事“大禮包”,涵蓋不同年齡群體的衣食住行、醫療教育等多個方面,干貨滿滿、“含金量”足,真正把“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融入到了字里行間,一串串數字讓民生溫度切實可感,凝聚起奮力譜寫“走在前、做示范”嶄新答卷的磅礴力量。 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近年來,江蘇持續興辦民生實事,聚焦群眾急難愁盼,實行清單式管理、項目化推進,以一串串可觀可測的數字抓好人民群眾可感可及的實事。從落地開花的55件實事“幸福賬單”到把錨定向的45件實事“民生清單”,既有“新增200個標準化初中學校心理輔導室”“開展50萬人次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培訓”等延續實施的項目,也有“改造提升70個以上江蘇高校‘銀齡學習中心’”、“開展農業轉移人口職業技能培訓”等反映群眾需求、展現時代特色、順應科技發展的18項新增項目。從2024到2025,變化的是時間線,不變的是一如既往的人民立場和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取向,一項項關于社會民生熱點話題的良策實招躍然紙上,展現出最為動人的人民情懷。 民生溫度,總是充盈在生活的細微處,從微處著手、從細處著眼,更能準確回應民生關切、解決急難愁盼。聚焦“公共安全保障”,從“開展老舊住宅電梯安全評估工作”到“推動15年以上電梯有序實施設備更新”,老舊電梯更新年限的精確蘊含著城市治理者對民生訴求的深刻洞察;聚焦“病有所醫”,從“為適齡女生免費接種HPV疫苗”到“免費為18.63萬名適齡女生接種HPV疫苗”,適齡女性的數量統計反映出“健康中國2030”戰略在江蘇的落地落實落細……鮮活的數據折射出溫暖的“民生溫度”,細微的進步托舉起真實的“民生幸福”,江蘇正積極創新思路、精準鎖定百姓所需,只為在“強富美高”中國式現代化江蘇新實踐的發展畫卷里勾勒出每個人的“小確幸”。 現代化的本質是人的現代化。一個個實事項目的背后是江蘇以人民為中心的生動體現,是發展為了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具體舉措。當一個個訴求被傾聽被回應,當一樁樁百姓身邊的煩心事變成舒心事,當一串串數據躍動見證人民群眾生活的變化,“民生清單”中的幸福圖景正在全省上下的實干實為、善作善成中鋪展江蘇大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