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水文章”,擦亮“水韻江蘇”金名片
近日,2025年全國水利工作會議在京召開,2024年完成水利建設投資13529億元,江蘇省水利廳4項工作獲得全國水利工作會議的通報表揚。 江蘇作為一片依水而生、因水而興的土地,積極踐行新時代治水思路,推動江蘇水利改革發展取得新成果、開創新局面。從長江之畔到太湖之濱,從洪澤湖畔到運河之側,一項項水利工程如明珠般鑲嵌在這片大地上,不僅為江蘇的經濟發展提供了堅實支撐,更為水鄉人民的幸福生活注入了源頭活水。 固本強基,筑牢水利防線。江蘇地處長江、淮河兩大水系交匯處,地勢低平,河網密布,水旱災害頻發。近年來,江蘇省政府高度重視水利工程建設,將其視為保障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基石。通過實施一系列堤防加固、河道疏浚、泵站改造等工程,江蘇成功構建了較為完善的防洪排澇體系。無論是南水北調東線工程江蘇段、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等“主骨架”,亦或是遍布各市縣的“小水網”,都是建設現代化、高質量水利基礎設施網絡的一環,為江蘇乃至長三角地區的水安全提供有力保障,更彰顯了江蘇水利的責任與擔當。 綠色發展,引領生態轉型。在水利工程建設中,江蘇省始終秉持綠色發展理念,注重生態保護與修復,努力實現水利工程與生態環境的和諧共生。以太湖流域綜合治理為例,江蘇省通過實施控源截污、生態清淤、退漁還湖等措施,有效改善了太湖水質,恢復了湖泊生態功能。同時,依托水利工程,江蘇還積極推進生態農業、生態旅游等綠色產業發展,如洪澤湖濕地國家公園的建設,不僅保護了濕地生態系統,還帶動了周邊地區的經濟發展,實現了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的雙贏。這些實踐表明,江蘇水利工程在保障防洪安全的同時,也為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引領綠色發展轉型作出了積極貢獻。 民生為本,共享水利福祉。水利工程是民生工程,關乎千家萬戶的切身利益。江蘇省在水利工程建設中,始終堅持以人為本,著力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水利問題。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的實施,讓數百萬農村居民喝上了干凈、安全的飲用水;中小河流治理工程的推進,有效改善了農村水環境,提升了農民群眾的生活品質。此外,江蘇還積極推進水利風景區建設,如連云港花果山水利風景區、無錫蠡湖水利風景區等,不僅美化了城市環境,還成為市民休閑娛樂的好去處,讓人民群眾切實感受到了水利工程建設帶來的幸福感與獲得感。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新時代新征程,江蘇水利工程將持續發力,不斷創新,奮力推動水利高質量發展,合力守護“水清岸綠,魚翔淺底”的美好生活圖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