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啟新程 共繪數字中國新藍圖
在近日召開的全國數據工作會議上,數字中國建設的宏偉藍圖再次被清晰勾勒。2024年的堅實步伐為未來的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而2025年的規劃則預示著數據發展將邁入一個全新階段。從關鍵任務到工作機制,從監測評估到試點試驗,數據工作將在改革創新精神的引領下實現有效突破,為數字經濟和數字社會的創新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培育壯大全國一體化數據市場,如筑巢引鳳聚資源。近年來,數據市場蓬勃發展,各地紛紛探索數據交易新模式。江蘇省未來網絡集團有限公司,結合“東數西算”工程,打造“三重網絡三重算”體系,實現算力資源的全國一體化協同,顯著提升了數據流通效率;貴州省深入實施“東數西算”工程,建設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國家樞紐節點,通過“算力券”等創新政策,培育壯大算力生態圈,為數字經濟發展提供有力支撐;河南省數據局與商周(河南)算力技術有限公司合作,打造算力網實驗場,加速融入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為區域數字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不同于生產工具、土地和資本等傳統要素,數據本身就比較特殊,其是科技進步和時代發展的產物,要發揮數據的作用,必須進一步深化改革創新,加強頂層設計和系統布局,構建起較為完備和統一的數據市場規則。 提升數據基礎制度保障力,如立柱架梁穩根基。作為數字經濟時代的核心制度框架,數據基礎制度不僅推動經濟創新,也為國家安全構筑堅實的防線。從國家層面出臺數據安全法,明確數據保護的法律框架,到地方政府建立數據管理中心,規范數據流通和使用,再到企業建立完善的數據合規體系,確保數據處理活動的合法性和安全性,這一系列舉措逐步筑牢了數據基礎制度的防線。為進一步完善數據基礎制度,我們需要政產學研協同發力。政府加強頂層設計,出臺更多支持政策;產業界積極參與,推動數據標準的制定和實施;學術界深入研究,為數據基礎制度提供理論支撐;研究機構不斷創新,為數據基礎制度的發展注入新活力。同時,加強國際合作,借鑒國際先進經驗,共同為數據基礎制度建設添薪蓄力,全面賦能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增強數據資源價值釋放驅動力,如掘金探寶促發展。我國當前數據資源價值釋放是一個多元主體參與的過程,其多元性體現在釋放逐漸向多領域、多地域拓展上。在物流領域,浙江四港聯動發展有限公司打造智慧物流云平臺,集成全省多維度物流大數據,加快物流行業轉型升級;在材料科學領域,合肥機數量子科技有限公司建立高質量化學和材料科學數據庫,打造基于數據的材料研發新模式,大幅增強相關產品市場競爭力;在電子信息領域,四川長虹電子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通過建立工業數據空間,打通生產全流程以及供應商資信和歷史交易記錄等數據,實現產業鏈供應鏈高質量協同發展……數據資源價值釋放的精髓在于其在實體經濟發展中扮演關鍵生產函數的角色,成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引擎。根據最新政策導向,數據資源價值的釋放應與多樣化的應用場景緊密結合,通過數實融合,探索數據價值釋放的新機制、新路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