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振消費,驅動經濟巨輪破浪前行 ☆
消費是經濟增長的 “壓艙石”,1月11日至12日,全國商務工作會議在京召開。會議劃定了2025年八大商務工作重點,并提出將推進提振消費專項行動列為首項任務。面對嚴峻復雜的國內外形勢,在2025年的消費賽道上,要多維度發力促消費,為經濟繁榮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 。 落子“創新局”,消費場景多元化。隨著城市的融合縱深發展,除實體商業街、電商平臺等傳統場景外,“夜間經濟”“冰雪經濟”及一些挖掘本土特色、融合多個業態的消費新場景層出不窮,這些創新場景不僅豐富了消費者的選擇,也激發了市場的消費潛力。當前,多樣化的消費趨勢愈發明顯,要順應居民消費需求,推出“15五分鐘生活圈”、夏夜“村BA”、圍爐煮茶等個性化、多樣化、品質化的服務體驗。要深化文旅融合,結合地方特色,打造更多具有吸引力的消費地標,讓消費成為推動經濟增長的新引擎。 深耕“服務田”,消費環境更優化。消費是激活經濟發展的“一池春水”,優化消費環境就是護航經濟發展。從《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到《關于促進服務消費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從無錫市城市高質量放心消費“微窗口”行動到泰州市“‘泰享消費’家居煥新季”活動,我國自上而下持續發力,優化制度環境和市場環境。乘勢而上,要久久為功,持續發力。政府應加大對新型消費業態的支持力度,提供政策扶持和資金補貼,推動服務業供給改革和開放。要加強市場監管,整治消費領域突出問題,加強行業的監管,引導企業誠信合規經營。同時,暢通群眾舉報維權渠道,及時回應,不斷優化完善,努力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雙贏”。 智啟“數字門”,消費方式智能化。南京市的“云上南京”智慧平臺、海安市開發“尋味”助民消費平臺、蘇州市相城區的“盒馬跨境GO”項目……近年來,以直播帶貨、“云逛街”等為代表的消費新業態、新模式大放光彩,成為擴大內需、促進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發展綠色低碳產業,健全綠色消費激勵機制,促進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建設。要主動順應信息革命時代浪潮,加大資金投入和復合型人才培養,要繼續加強數字基礎設施建設,發展“互聯網+”醫療服務、跨境電商等新模式,促進傳統行業轉型升級。 大力提振消費是中國經濟工作的重中之重,當前,我國經濟形勢持續穩定恢復,可圈可點的提振消費措施不斷涌現,面向未來,要繼續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不斷優化消費環境,推動數字化轉型,走出經濟高質量發展“新速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