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全國統一大市場,引領經濟新航向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部署2025年重點任務時指出,“制定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指引”。1月7日,國家發展改革委正式公布《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指引》。《指引》的出臺,就是要對各地區、各部門加快融入和主動服務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提出方向性、框架性指導和階段性工作要求。《指引》的正式公布,標志著中國在促進市場一體化、提升資源配置效率方面邁出了重要一步,具有深遠的戰略意義,將為構建新發展格局提供雄厚支撐,為高質量發展帶來不竭動力。 立破并舉,布好全局“一盤棋”。“明者因時而變,知者隨事而制。”近年來,我國在廣度和深度上全方面、多維度推進市場化改革,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進程,努力向高效規范、公平競爭、充分開放的目標邁進。在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攻堅戰”上,我國堅持“立”“破”兩手抓、同時抓。堅持問題導向,打破封閉小市場,打通關鍵堵點,清理廢除不適宜做法;著眼制度建設,強化全國統一的市場規則的建立,讓全國經濟大循環真正暢通,各類商品要素、資源在全國范圍內徹底流通。 內外兼容,尋找新型“共振點”。我國有14億人口托舉而出的超大規模市場,這樣的突出優勢必須也必然最大程度的有效利用。將有為政府和有效市場深度結合,才能凝聚出最堅固的合力,推動中國經濟行穩致遠。在不斷推進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的背景之下,各地政府著力打造創新渠道。在上海,從具體問題、具體環境入手,推動構建親清統一的新型政商關系;在江蘇,集中優勢資源,建立跨區域合作機制,打造原始創新策源地;在浙江,全面實行“綜合查一次”,減少對經營主體的“不必要打擾”……各地各部門讓新的政策優化市場宏觀環境,用了解市場需求調節微觀要素,用公平競爭破除制度阻礙,保障市場與企業的健康發展。 雙向結合,優先打造“新樣板”。我國幅員遼闊,各地資源稟賦不同,統一大市場的統一并非“齊步走”。在強化頂層設計的同時,鼓勵有條件的區域結合實際“先行一步”,利用自身基礎條件好、市場化程度高的優勢持續提高自主發展水平,或在產業園區方面打破現有各種隱性壁壘,探索產業園區資源要素共享共用機制,或跨區域建立協同創新的合作機制,圍繞產業鏈集群提供專業化的融合方案。用區域市場一體化為建設全國大市場打出新樣板、拿出好經驗。 凱歌而行,不以山海為遠;乘勢而上,不以日月為限。對標更高標準加快打造統一市場,激發市場主體的內生動力,讓全國統一大市場成為驅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引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