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智能建造塑“江蘇建造”品牌
近日,江蘇省住建廳、省發展改革委等八部門近日聯合發布《關于推進全省智能建造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指導意見》圍繞建筑業高質量發展提出了指導思想、發展目標、關鍵領域、重點舉措及保障措施等一系列內容,為江蘇智能建造明確了發展方向。 一直以來,江蘇以智能建造為重要抓手,多舉措加快建筑業數字化轉型升級步伐,推動智能建造技術應用全面落地。“人工智能+建造”的新模式呈現出更加廣闊的發展前景,釋放巨大的市場潛力。 以“策”為媒,助力穩舵前行。在建筑業邁向智能化、數字化的過程中,政策引導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作為全國首批智能建造試點城市,江蘇南京圍繞完善政策體系、培育專業人才等多個維度,制定出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精準有力的激勵政策和管理舉措;江蘇蘇州結合實際,印發《蘇州市2024年度智能建造推進工作要點》,研究制定智能建造容積率獎勵政策,落實智能建造產業支持政策,為智能建造發展提質增速。同時《指導意見》指出對智能建造企業成功申報高新技術企業的,按有關規定享受高新技術企業稅收優惠政策,進一步激勵和引導企業積極參與智能建造。一系列政策措施為智能建造的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營造了良好的發展環境。 以“智”為擎,推動產研融合。一攬子支持政策頂格推進,一系列優質項目多點開花。《指導意見》提出,要在建筑產業互聯網、數字一體化設計、建筑機器人及智能建造裝備、部品部件智能生產、智能施工管理五大關鍵領域發力。目前,江蘇223個建筑工程項目全面實施智能建造,多地解鎖建筑機器人在生產、施工、維保等環節應用新場景。蘇州市相城區長三角國際研發社區的智能無人升降機從“有人值守”到“無人值守”,實現24小時連續自主作業;南京建鄴區的G71地塊項目工地,測量機器人、放線機器人、噴涂機器人等各種工種機器人成為新“工友”,讓建設效率與項目品質得到顯著提升。智能建造的廣泛應用為建筑業注入了新的技術發展動能,正以其獨特的優勢改變傳統建筑業的生產模式和工作方式。 以“新”為鏈,賦能產業發展。2023年江蘇省建筑業總產值連續18年保持全國第一,建筑業增加值連續11年保持全國第一,是江蘇的支柱產業、優勢產業和富民產業。《指導意見》明確了智能建造的三階段具體目標,全力建設智能建造產業集群。通過大力推動智能建造,不僅加速建筑業的現代化進程,還催生了一批建筑領域戰略性新興和未來產業,全面推動全產業鏈協同發展和綠色發展。江蘇在智能建造領域的積極探索與實踐,“BIM+”、建筑機器人、智能裝備、綠色建筑材料的研發與應用等不斷深入應用,推動了江蘇建筑行業邁向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 展望未來,在智能建造的發展浪潮中,江蘇正不斷推動建筑業轉型升級,江蘇建筑業將迎來更加高效、綠色、智能的新時代,全力塑造新時代“江蘇建造”品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