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簽政策再升級,展現開放新姿態(tài)
根據國家移民管理局發(fā)布公告,12月17日起全面放寬優(yōu)化過境免簽政策,將過境免簽外國人在境內停留時間由原72小時和144小時均延長為240小時,同時將新增21個口岸為過境免簽人員入出境口岸,并進一步擴大停留活動區(qū)域。自從23年12月份單邊免簽政策落地以來,我國在對外開放的窗口逐漸占據了主動權,讓無數老外“睜眼看中國”,讓國際社會直觀地感受改革開放的碩果。 單向免簽落地,給中國展示發(fā)展水平的窗口。長期以來,西方媒體牢牢掌握著國際輿論的主導權,對內控制信息接收渠道,打壓中國國際形象,營造封閉、落后的刻板印象,對外大力輸出自身文化和意識形態(tài),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他國社會文化。單向免簽政策的落地,扭轉了中國在國際輿論和社會交流方面的被動局面,一方面給外國民眾提供了親身接觸中國社會的機會,將改革開放的成果展示出來;另一方面,揭開了西方媒體的遮羞布,顛覆了西方媒體苦心營造的刻板印象,展現了自身的開放姿態(tài)。 單向免簽的推行,給各行各業(yè)帶來新的機遇。單向免簽政策的最直接的受益者,就是文旅產業(yè)。據統計,2024年1月至11月,全國各口岸入境外國人2921.8萬人次,同比增長86.2%;其中通過免簽入境1744.6萬人次,同比增長123.3%。適用72/144小時過境免簽政策來華的外國人數量,同比上升132.9%?梢灶A見的是,隨著240小時免簽政策的出臺,這一數字會繼續(xù)提升,這對于各大旅游城市尤其是沿海城市文旅產業(yè)的幫助顯而易見。同時,無論是貿易往來還是技術交流,對外交流頻率的提升都有顯著的推動作用。單向免簽政策的推行,使人員流動不再有局限性,這無疑為各地區(qū)的對外貿易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使學術交流更加便捷。 單向免簽政策的升級,彰顯了中國對外開放的決心和信心。隨著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思潮盛行,國際社會各界的矛盾、偏見日趨復雜,即使是在國內,有關閉關鎖國、減少對外交流的言論也層出不窮。面對復雜的國際形勢,我國始終堅持多邊主義,鼓勵自由貿易,單向免簽政策便是我國對外開放政策的直接體現。我國對于全球經濟一體化始終持堅定支持和堅決履行的態(tài)度,單向免簽政策的升級,不僅便利了國外游客和商務人士的往來,促進了國際文化交流和經濟合作,也向各國表明了中國對于對外開放的積極態(tài)度,展示了中國對于改革開放以來經濟社會發(fā)展的自信。在國際矛盾日益復雜,斗爭愈發(fā)激烈的今天,我國的開放姿態(tài)無疑是一盞明燈,給支持國際主義的各派注入了一劑“強心針”,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而、打造更加和諧的國際關系而努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