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懂中國式現代化 實現世界繁榮穩定
12月3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向2024年“讀懂中國”國際會議(廣州)致賀信。今天的中國正在加快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主動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積極打造透明穩定可預期的制度環境。 大道之行,天下為公。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中國式現代化展現了現代化的另一幅圖景,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路徑選擇,為人類對更好社會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國方案。 完善公共服務體系,老百姓就地過上現代文明生活。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對鄉村建設作出重要指示,要瞄準“農村基本具備現代生活條件”的目標,組織實施好鄉村建設行動,提高鄉村基礎設施完備度、公共服務便利度、人居環境舒適度,讓老百姓就地過上現代文明生活。在各地各部門共同努力下,我國鄉村建設取得積極進展,統籌農村供水、道路、能源、信息和住房安全等建設,完善農村教育、醫療、養老等公共服務體系。同時,各地各部門還積極落實產業幫扶政策,做好“土特產”文章,依托農業農村特色資源,強龍頭、補鏈條、興業態、樹品牌,推動鄉村產業全鏈條升級,增強市場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為鄉村全面振興注入強勁動能。 傳承“開放包容”基因,推動全球治理變革完善。開放包容是中華民族的文化基因,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歷來主張和而不同、互學互鑒。中國也始終是一個愛好和平、追求和平、維護和平的國家,新中國成立75年來,中國沒有主動挑起過任何一場戰爭和沖突,沒有侵占過別國一寸土地,是世界上唯一將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寫進憲法的國家。在國際關系中,中國攜手各方共同落實全球文明倡議,在聯合國平臺呼吁設立“文明對話國際日”,倡導金磚、上海合作組織等各類多邊機制加強人文合作,以文化文明力量推動全球治理變革完善;在國際區域紛爭中,中國斡旋沙特和伊朗實現歷史性和解,推動巴勒斯坦各派成功簽署《關于結束分裂加強巴勒斯坦民族團結的北京宣言》。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建設美好世界匯聚力量。面對經濟全球化出現逆流,中國始終堅持和合共生,共建“一帶一路”匯聚150多個國家、30多個國際組織的合力,攜手開拓合作之路、機遇之路、繁榮之路。中國提出的三大全球倡議,旨在促進平衡和包容性的全球發展,聚焦減貧、糧食安全、工業化、數字經濟和綠色發展等關鍵領域。今年6月6日,巴基斯坦“讀懂中國”論壇助理研究員、巴國防大學戰略系助理教授法齊亞·阿明接受人民網專訪時說:“中方倡導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意義重大,展望了各國合作應對共同挑戰,實現共同繁榮的世界。這一理念符合相互尊重,平等和合作共贏的原則,注重和促進國際合作,建立一個公平、公正、包容的全球治理體系”。 中國式現代化只有進行時,沒有“休止符”。新征程上,中國將繼續以滿足14億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為己任,同世界各國攜手創造有利發展的環境和條件,積極應對各種困難和挑戰,推動實現和平發展、互利合作、共同繁榮的世界各國現代化,譜寫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新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