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愛糧節糧中守好自己的“糧袋子”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糧食節約和反食品浪費行動方案》,并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糧食安全,強調“制止餐飲浪費是一項長期任務,要堅持不懈抓下去,推動建設節約型社會”,要求“反對奢侈浪費和過度消費,深入開展‘光盤’等糧食節約行動”。近年來,我國糧食生產連年豐收,糧食產量連續9年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的基礎上,今年預計首次突破1.4萬億斤。然而,必須清醒認識到,我國糧食供需仍處于緊平衡狀態,從生產到儲存、運輸、加工,再到消費,各個環節中的浪費現象依然嚴峻,不容忽視。民為國基、谷為民命,唯有讓節約糧食、反對浪費的理念深入人心,成為全社會的共同行動,方能更有效地筑牢國家糧食安全的基石。 弘揚傳統美德,建立長效機制。習近平總書記明確強調:“要加強立法,強化監管,采取有效措施,建立長效機制,堅決制止餐飲浪費行為。要進一步加強宣傳教育,切實培養節約習慣,在全社會營造浪費可恥、節約為榮的氛圍。”我們應當將節約糧食視為立德樹人、習慣養成、理性消費及綜合管理、績效考核的重要組成部分,牢固確立“節約為榮、浪費可恥”的價值觀念,積極推動形成綠色、健康且節約的生活方式。全面推動糧食節約理念深入機關、校園、企業、社區、鄉村及每個家庭,確保糧食安全觀念深入人心。要加大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食品浪費法》的宣傳教育力度,有效防范食品浪費行為,切實維護國家糧食安全,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狠抓以上率下,發揮引領作用。勤儉節約是中國共產黨的優良傳統,是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的重要舉措。黨員干部要深入領會并貫徹執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遏制餐飲浪費的重要指示,嚴格遵守勤儉節約、反對鋪張浪費的各項規定,大力傳承和弘揚中華民族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我們必須堅持全面從嚴,一以貫之,對群眾深惡痛絕的公款宴請、餐飲揮霍等不良風氣,一旦發現即嚴厲打擊,持續整治。黨員干部需率先垂范,主動擔當糧食節約行動的宣傳大使,層層示范,逐級帶動,教育引導周圍的人踐行綠色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到按需點餐、文明就餐、合理搭配、人離桌凈,將制止餐飲浪費的責任銘記于心、緊握在手,以實際行動引領全社會自覺養成珍惜糧食、節約糧食的良好風尚。 強化實踐養成,引導愛糧節糧。“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存糧如存金,有糧不擔心”……從古至今,無數先賢通過詩詞、故事、諺語等形式,向我們傳達了珍惜糧食、勤儉節約的重要性。我們應當從小培養孩子們的節約意識,讓他們從小就懂得每一粒糧食都來之不易,都應該被珍惜和尊重,讓勤儉節約的美德代代相傳。要為孩子們奠定自覺節約、主動珍惜糧食的思想與情感基礎,引領青少年牢固樹立節約糧食的觀念,鼓勵他們在日常餐飲中積極實踐“光盤行動”,做到不剩飯、不剩菜,將節約糧食的理念融入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從而塑造良好的社會風氣。通過全方位的引導與實踐,讓節約糧食成為全社會的自覺行動,讓這一美德在全社會范圍內蔚然成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