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工業互聯網”,為“智”造注入新活力
11月19日,以“實數融合 智造翹楚”為主題的2024中國5G+工業互聯網大會在武漢開幕。超1.5萬個“5G+工業互聯網”項目、41個工業大類全覆蓋、工業互聯網產業規模超1.2萬億元……大會上這些亮眼的數字不僅標志著我國“5G+工業互聯網”融合發展的新高度,更彰顯出中國經濟發展的澎湃動能。展望未來,各級地方政府當應時而動,順勢而為,進一步完善配套政策,加速數字賦能,深入推進“5G+工業互聯網”的建設與應用,凝聚各方“智”造力量,共同繪制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 完善頂層設計,政策配套凝聚“智”能。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對于胸有成竹的、思慮縝密的,那就要搞頂層設計。”當前,中國5G+工業互聯網正邁向高質量規模化發展的新階段,這離不開國家層面的頂層設計與政策引導。在本次大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明確指出,將推動出臺工業互聯網高質量發展指導意見,并發布“5G+工業互聯網”512工程升級版實施方案。各級地方政府應全面統籌謀劃,將“5G+工業互聯網”作為推動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抓手,明確發展目標任務及相關保障措施,系統地、有序地推進“互聯網+”與各個行業的融合發展。對于“5G+工業互聯網”產業的創新發展,要以寬容的態度加以引導,積極探索其運行規律,在發展中逐步規范完善,給予其發展的空間和環境。通過政策引領,形成政府、企業、科研機構等多方協同的創新生態,不斷凝聚“智”能,推動“5G+工業互聯網”在更廣范圍、更深程度、更高水平上創新發展。 加快應用規模,數字賦能激發“智”速。“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5G+工業互聯網”的持續發展離不開廣泛的應用實踐。當前,我國“5G+工業互聯網”已進入規模化應用落地的新階段。最新數據顯示,我國累計建成開通5G基站408.9萬個,建設5G行業虛擬專網超過4萬個,5G工業模組價格比2019年商用時下降90%,為工業互聯網落地提供了關鍵使能技術。各級地方政府應抓住這一歷史機遇,加快推動“5G+工業互聯網”在制造業、能源、交通、醫療等領域的深度應用,通過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改造,提升產業基礎能力和產業鏈現代化水平。此外,要進一步加強數據資源開發利用,提高數據共享和交換能力。通過加快應用規模,激發“智”速動能,促進一二三產業、大中小企業的融通發展。 融合創新驅動,試點建設汲取“智”力。“滿眼生機轉化鈞,天工人巧日爭新。”創新是推動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融合發展的第一動力。當前全球科技創新空前活躍,我國傳統數字產業化、智能化轉型步伐不斷加快。本次大會首批試點城市的設立,就旨在將“5G+工業互聯網”新技術、新設施、新場景、新模式、新業態優勢與地方產業深度融合,促進創新發展。各級地方政府應堅持創新為要,積極探索融合創新路徑,鼓勵企業加強技術創新和模式創新,推動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核心競爭力的“5G+工業互聯網”解決方案和產品。同時,要加強國際合作與交流,借鑒國際先進經驗和技術成果,提升我國5G+工業互聯網的國際競爭力,為經濟高質量發展不斷注入新的活力源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