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職業技術教育在“大有可為”中“大有作為”
11月20日至22日,2024年世界職業技術教育發展大會在天津舉辦。本次大會主題為“創新賦能未來 技能塑造人生”,向全球展示了中國職業教育發展的新面貌,吸引了來自77個國家和地區超過600名外賓參會。 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職業教育前途廣闊、大有可為”。進入新時代以來,我國已成功構建起全球規模最大的職業技術教育體系,涌現出一大批高素質的技術技能人才、精湛技藝的能工巧匠以及享譽國際的大國工匠。他們為推動我國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提升中國制造與服務的質量水平,以及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方面,均作出了杰出貢獻。站在新的歷史時刻,隨著我國社會經濟轉型升級的腳步進一步加快,更需要一批有技術、懂市場、能創新、敢奮斗的年輕力量。因此,加快職業技術教育,是國家發展所要、民族興盛所求、時代進步所需。 提升職業技術教育與市場化需求的匹配度。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牢牢把握服務發展、促進就業的辦學方向,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創新各層次各類型職業教育模式。”職業技術教育是與社會經濟發展連接最為緊密的教育。職業技術教育的成果,由市場檢驗。這就要求職業技術教育學校要立足國家政策、市場需要、社會要求不斷優化自身的學科設置,努力形成層次明確、突出重點、強調特色的辦學結構。要持續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改革,優先在智能制造、現代農業等國家關注的重點領域,建設起一批優秀教師、優質教材、優質課程。要廣泛開展職業技術交流培訓,及時把好的理念、好的方法、好的經驗引入教育教學實踐,推動精品教育資源共建共享。要支持職業技術學院充分發揮自身特色專業、優質課程、高水平團隊,主動服務鄉村振興和區域協調發展等國家戰略,確保教育條件緊跟當前社會發展,在供需重塑中滿足社會對新技能、新人才的需求。 提升職業技術教育與產教合作的契合度。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優化職業教育類型定位,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職業技術教育的發展,離不開產業支持。作為“落地”教育,職業技術學校的根基在于地方,特色在于產業。只有真正融入產業的職業技術教育,才能培育出符合企業需求的職業人才,才能在對接市場中凸顯地方性優勢。要進一步推動產業鏈、教育鏈、人才鏈融合發展,持續探索產教融合新路徑。要立足區域發展規劃,推動地方政府、職業技術學校、行業企業、科研院所“捆綁發展”,打造一批以產業園區為基礎的市域產教聯合體和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要深化校企合作,引導企業主動參與學校課程設計、實習培訓,完善產教協同育人機制,在互利共贏中進一步提升職業技術人才的素質和競爭力。 提升職業技術教育與核心價值觀的融合度。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樹立正確人才觀,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著力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弘揚勞動光榮、技能寶貴、創造偉大的時代風尚,營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盡展其才的良好環境”。職業教育與普通高等教育一樣,都是培養人才的搖籃,是實現人才振興的重要力量。在提高辦學質量與育人水平的同時,要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貫穿到教育各環節,不斷增強人才干事創業責任感和使命感,培養工匠精神和良好的職業操守。地方政府也要積極落實發展職業教育的責任和義務,全面建立與職業教育辦學規模、培養成本和辦學質量等相適應的財政投入制度,為加快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創造有力的支撐,努力推動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的互通,書寫人才振興的新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