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發愛國熱情,支持新能源汽車工業發展
隨著10余家車企的整車下線,中國新能源汽車迎來年產1000萬輛的榮耀時刻。11月14日,2024年中國新能源汽車1000萬輛達成活動,在湖北武漢舉行。短短12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實現了從1萬輛到1000萬輛的快速增長,還擁有了改變全球汽車產業競爭格局、重塑產業模式、打造世界級品牌的重要機遇。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國率先確立了發展新能源汽車國家戰略,先后推出70余項支持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政策舉措,各地方結合自身實際出臺配套政策,行業企業加快創新步伐,共同推動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 關鍵核心技術持續突破,引領全球汽車產業“新變革”。今年1—10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977.9萬輛和975萬輛,同比分別增長33%和33.9%,新能源汽車新車銷量達到汽車新車總銷量的39.6%。越來越多的人選擇新能源汽車,得益于國產新能源汽車“關鍵核心技術”的持續突破。10月底,吉利汽車集團發布雷神EM-i超級電混系統,發動機熱效率46.5%、可在零下35攝氏度低溫環境中正常工作、極限續航2390公里;長安汽車9月上市的阿維塔07搭載的昆侖增程,也創下了一升油發電3.63千瓦時的超高油電轉化效率。電池、電機、電控核心技術逐步建立起競爭優勢,智能座艙、智能駕駛應用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國產大算力芯片、毫米波雷達、中央計算平臺等相繼取得突破并陸續實現裝車應用。我國汽車產業向新能源轉型的先發優勢正在轉換為引領全球汽車產業變革的新動能,將為全面推動全球汽車產業綠色低碳發展貢獻中國力量和中國方案。 政府部門要帶頭使用新能源汽車,引領低碳出行“新風尚”。2014年5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上海汽車集團時強調,發展新能源汽車是我國從汽車大國邁向汽車強國的必由之路。這一重要論述,科學洞察世界汽車產業技術演進方向,堅定了我國發展新能源汽車的信心和決心。各行政主管部門也應當加強對所屬單位采購新能源汽車的統籌管理,除因地理環境、氣候條件特殊和無適配車型等情況外,新能源汽車占當年配備更新公務用車的比例應當達到《“十四五”公共機構節約能源資源工作規劃》明確的“新增及更新車輛中新能源汽車比例原則上不低于30%”目標要求,以后按規定逐步提高。相關資料顯示:廣東省公務用車更新配備新能源汽車比例超60%,且連續3年保持增長,新能源公務用車保有量居全國第一。2022年以來,廣東已購置新能源公務用車627輛,節約車輛采購成本約1800萬元。 普通民眾要激發愛國熱情,支持民族汽車工業發展。我國新能源汽車轉型到如今的程度,新能源滲透率已經超過50%,但部分品牌還面臨著資金壓力、經營壓力。愛國是質樸的情感,從來都不是虛無縹緲的口號,我們要激發愛國熱情,將愛國情懷體現在日常的出行中,體現在與時代新能源的進步互相砥礪中,用實際行動支持民族汽車工業發展,這樣必能匯聚更磅礴的發展洪流,書寫更精彩的中國故事。 為綠色出行“續航”,為美好生活“充電”。隨著一系列制度安排精準發力,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迎來了“春天的故事”。讓新發展理念更具象可感,讓美好生活更生動可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