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進學前高質量發展,為“接班人”保駕護航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近日,教育部召開新聞發布會,從多個角度解讀了新學前教育法,明確了學前教育的地位、性質、目標及基本原則,為學前教育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法律基礎。學前教育是國民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重要的社會公益事業。辦好學前教育、實現幼有所育,是黨和政府為老百姓辦實事的重大民生工程,關系億萬兒童健康成長,關系社會和諧穩定,關系黨和國家事業未來。 人生百年,立于幼學。學前教育的發展,不僅關系到未來國民素質的整體提升,也承載著廣大百姓對“幼有所育”的美好向往和殷切期盼。通過提供優質、普惠的學前教育,可以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對優質教育資源的需求,為孩子們的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創造有利條件。近年來,我國在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的過程中,始終將學前教育事業置于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但學前教育仍是國民教育體系的薄弱環節。在推動學前教育高質量發展進程中,應以人民滿意為宗旨,以質量提升為抓手,以高效治理為保障,加快推動學前教育高質量供給體系、標準體系和制度體系建設。 促進學前高質量發展,要以人民滿意為宗旨,建立普惠均衡的學前教育高質量供給體系。教育為公以達天下為公,完善學前教育保障機制刻不容緩。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新政策特別強調了對少數民族地區、邊遠貧困地區以及特殊兒童群體的學前教育給予更多關注和支持。通過設立專項基金、提供個性化教學方案等方式,努力縮小不同地區、不同群體間學前教育水平的差距,做有溫度的教育,確保每個孩子都能享受到公平而有質量的學前教育機會。 促進學前高質量發展,要以質量提升為抓手,加快完善學前教育高質量專業化標準體系。“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嚴格幼兒園教師資質條件,把好教師入口關。幼兒教師應不斷提高自身道德修養,用模范行為“潤物無聲”般熏陶幼兒,用高尚德行“春泥護花”般感染幼兒。本次學前教育法對教職工明確了資質要求,提高了教職工配備標準。同時,教育部也強調了依法保障幼兒園教師隊伍工資待遇,提高教師培養層次和培養質量,加大教師思想政治、師德師風、專業能力等方面的教育培訓,致力于建設一支師德高尚、愛崗敬業、業務精良、結構合理的幼兒園教師隊伍。 促進學前高質量發展,要以高效治理為保障,進一步健全學前教育高質量政策制度體系。在推進學前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過程中,政府也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方面,政府加大了對學前教育的財政投入,確保資金的有效使用;另一方面,通過制定優惠政策,鼓勵和支持社會各界積極參與到學前教育事業中來,形成了政府主導、社會廣泛參與的良好局面。這種多元化的合作模式,既豐富了學前教育的形式,又提高了教育資源的利用效率。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完善學前保障機制,促進學前教育高質量發展是一項長期且系統的工程,需要各界共同攜手,為祖國的“接班人”保駕護航,讓他們在希望的大海上穩步前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