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雙創計劃” 激發創新創業活力
11月3日,江蘇“雙創計劃”答辯評審再度啟幕,活動現場人才濟濟,強強對決,各路英才來蘇創新創業熱情高漲。作為一項延續17年的人才工程,江蘇“雙創計劃”在助力高層次人才引進、激發創新創業活力、引領科創方向方面發揮了極為重要的作用,結出累累碩果。 強支撐,招引科技人才。當今時代,經濟競爭和科技競爭日益激烈,歸根到底是人才的競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造就規模宏大的青年科技人才隊伍,把培育國家戰略人才力量的政策重心放在青年科技人才上,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當主角。”作為關鍵生產要素,科技人才的招引受政策、平臺、投資等多種因素影響,人才環境好壞決定了引才數量和質量。17年來,江蘇持續優化人才發展生態,在聚才、留才上下功夫。人才“聚起來”,江蘇通過“雙創計劃”,邀請兩院院士、知名企業家、風投專家等行業大咖擔當評審,搭建起高規格科創項目展示平臺,讓更多人才“唱主角”“站C位”,充分激發人才創新創業“活力”;人才“留下來”,圍繞“雙創計劃”出臺“人才貸”、地方人才計劃、創新創業資金資助等一籃子極具針對性的人才政策,著力做好留才大文章,為江蘇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人才支撐。 重扶持,促進產業發展。好技術、好項目,能落地轉化是關鍵。南通出臺“加快創新型城市建設20條”,聚焦企業研發投入獎勵和產學研合作項目經費補助;泰州推出“金鳳凰”計劃,以真金白銀助力企業創新;蘇州首次設置外資企業科技創新專項計劃,以政策形式明確支持外企建立研究院……近年來,江蘇持續加強科技與經濟緊密結合,積極增強雙創發展成效,推動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促進技術、資本、服務等創新資源的優化配置,不斷推動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 看長遠,布局未來產業。能源催化材料、智能網聯汽車數據安全技術、工業互聯網通信芯片系統……在今年“雙創計劃”答辯現場,不乏具有前瞻性、前沿性的項目,據悉,在本次的前期申報中,就明確突出聚焦重點產業和重點學科,聚焦江蘇“1650”產業體系和“51010”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進一步提高資助比例,為加快布局未來產業,長遠謀劃未來產業,樹立了鮮明政策導向。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突飛猛進,各種重大前沿技術、顛覆性技術加速涌現,催生新業態、新模式、新動能,引發深刻產業變革。想要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機遇,就必須前瞻布局,基于現有產業基礎,積極部署未來產業,不斷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創新創業活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