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種業振興 守護糧食安全
10月30日第十六屆中國國際種業博覽會暨第二十一屆全國種子信息交流與產品交易會在福建福州開幕,本屆“雙交會”以“穩糧保供強根基 聚力振興譜新篇”為主題,設置多個特色展區展示種業振興成果。 倉廩足則民心安,民心安則國家穩。糧食安全自古以來是治國理政的頭等大事,關乎全國百姓的飯碗和安定。作物育種、栽種、收割、儲存環環相扣,每一個環節都至關重要,而培育良種是提高糧食產量、保證糧食質量的首要和關鍵環節,畜禽領域亦是如此。豐富優異的種質資源是糧食大國站穩腳跟、端穩人民飯碗的底氣。 推進農業現代化,以種企發展助力種業育新育優。要在種源核心技術攻關上下功夫,大力培育輸送農業高水平人才為農業技術領域充實人才庫,用好國家政策和資金扶持,培育有分量的骨干種企,補全企業人才、技術和資金短板,優化營商環境,發揮企業在種業振興中的主體作用;建立重大科技平臺吸引企業集聚,加強企業間交流合作,形成政府市場合力,鼓勵科研創新,促進產學研用緊密結合,推動產業融合和專利成果推廣轉化,讓良種落地出產;選取優勢企業引領產業發展,以“排頭雁”帶動企業群,促進種業上下游相關企業緊密結合。要著力解決企業發展中遇到的難題,推進種業市場法制化,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激發企業創新活力,加強監管和執法,維護好市場秩序。 實現種業自立自強,以種源自主可控抵御外來風險。作為全球第二大種業需求市場,目前我國種企方興未艾,但持證種企中注冊資本在億元以上的僅占6%,種企市場銷售額全球占比僅10%。從種質資源大國到種質資源強國,要發展民族種業,必須聚焦我國農作物、畜禽、水產領域的自身特點,在保護種質資源多樣性的基礎上挖掘利用好種質資源,重點關注居民需求高的農產品,打破高端蔬菜作物對進口種源的依賴。第三次全國農業種質資源普查摸清了家底,要把其中具有重大產業發展前景、蘊藏優質基因、具有地域特色的種質資源保護好利用好,對瀕危資源進行搶救性保護。完善的農業種質資源保護體系是我國種業可持續發展、農業發展乃至國家安全的重要保障,可有效依托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開發資源潛力,鼓勵扶持地方特色產業。要加強種質資源信息交流,利用全國統一的農業種質資源大數據平臺,加強信息共享和數據研究,有效促進種業創新。 成為種業大國非一日之功,農業種質資源既是糧食安全的重要要素,也是農耕文明的重要載體,全國上下同心協力推動種業振興,在知識產權保護、科技攻關、產業供應鏈管理上已取得優異成果,高標準高要求地穩扎穩打必定能夠讓種業發展更上一層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