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守正創新助推中國式現代化“巨輪”破浪遠行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專題研討班開班式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守正創新是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須牢牢把握、始終堅守的重大原則。” 知常明變者贏,守正創新者進。堅持守正創新既是改革開放偉大實踐的寶貴歷史經驗,也是新時代治國理政的重要思想法寶,更是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內在必然要求。新征程上,廣大黨員干部要深刻領會堅持守正創新對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義,以踐行守正的定力和開拓創新的精神,于“穩舵”“定錨”“揚帆”中推動中國式現代化“巨輪”破浪前行、行穩致遠。 把穩守正固本之“舵”,于培根鑄魂中“穩舵定向”。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的改革開放是有方向、有立場、有原則的。”將時間軸拉長,40多年前中國共產黨作出改革開放的關鍵抉擇,進入新時代,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以巨大的政治勇氣和智慧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嶄新局面,我國經濟實力實現歷史性躍升,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全面推進,文化軟實力和中華文化影響力不斷提升,生態文明建設發生了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46年的高歌奮進彰顯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勢,46年的風云激蕩映照著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取向。歷史和實踐證明,新征程上必須把穩守正之“舵”、篤行改革“正道”,在黨的全面領導下恪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方向之正”,嚴守以人民為中心的“立場之正”,堅守中國式現代化的本和源、根和魂,將中國式現代化的中國特色、本質要求、重大原則貫穿黨和國家一切事業的各方面和全過程,確保改革開放事業在正確方向上穩步前行。 定牢創新聚力之“錨”,于開拓進取中“破浪前行”。堅持守正創新,關鍵在創新。黨的十八大以來,從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到將制度建設貫穿于生態文明建設進程,從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到進一步解放和發展文化生產力、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一系列創新成果在堅持正確方向的前提下充分激發出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強大動力。應該看到,我國全面深化改革已經進入深水區、攻堅期,世情、社情、國情、黨情都發生了深刻變化,對我們提出了新要求、新問題和新挑戰,這更需要廣大黨員干部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突出位置,聚焦社會發展突出矛盾和問題,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謀劃各改革領域的關聯性和耦合性,在把握制度建設主線的基礎上深化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等領域的體制改革,于方法、制度、實踐創新中不斷開辟新空間、拓展新賽道、研究新辦法,在改革浪潮中永葆開拓精神和進取意識破浪前行。 高揚守創相融之“帆”,于實干擔當中“行穩致遠”。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需要處理好若干重大關系,其中之一就是守正與創新的關系。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征途如虹,守正與創新如鳥之兩翼、車之兩輪,守正為創新把脈定向、凝心鑄魂,創新為守正賦能增效、注入活力,只有堅持守正與創新相融合,才能助推中國式現代化行穩致遠。廣大黨員干部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動搖,緊跟黨的步伐、順應時代發展,樹立目標導向、突出問題導向、明確需求導向,于鄉村振興、基層治理、城鄉融合、社會保障等改革著力點和突破口中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爭當踐行使命的“行動派”、深化改革的“弄潮兒”、創新發展的“排頭兵”,以實干篤行、勇毅擔當推動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推動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推動中國實現從“趕上時代”到“引領時代”的偉大跨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