撐起“就業舟”,當好“擺渡人”
近日,教育部印發通知,正式啟動第二屆全國大學生職業規劃大賽。本屆大賽目標明晰,旨在將其打造成強化生涯教育的大課堂、促進人才供需對接的大平臺、服務畢業生就業的大市場。通過舉辦此次大賽,更好地實現以賽促學、以賽促教、以賽促就業。 2024年4月18日,教育部發布全國大學生職業規劃大賽徽標。徽標中,領帶巧妙演變為船帆,“U”字化作海浪,整體圖形猶如一艘乘風破浪的船只,朝著職業理想奮勇前行。畢業生在就業浪潮中順利航行,需要多方齊心協力,不斷創新工作方式,撐起“就業舟”。要強化生涯教育工作,開拓更多就業渠道,扎實做好就業服務,當好畢業生的“擺渡人”,助力他們從“學校人”順利過渡為“社會人”。 強化就業教育,引領職業方向。生涯教育和就業指導是就業育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內容,是踐行“三全育人”理念的實踐載體,是引導畢業生樹立正確的成才觀、職業觀、就業觀的必經之路。一步領先,步步領先。就業教育要突出價值引領,要引導大學生將個人的理想追求融入黨和國家的事業之中,到國家重點行業、戰略新興領域、基層一線等國家需要的地方就業。要加強與素質教育、專業教育相融合,通過組織生涯導師巡講、行業企業面對面、生涯探索夏令營等方式,提升畢業生職業勝任能力,激發求職內生動力,引導畢業生根據個人實際、行業脈搏以及國家政策的風向標,做好生涯應變與準備,實現在風浪中穩健前行。 多措并舉,拓寬就業渠道。做好促就業、穩就業的相關工作,關鍵在于深挖崗位資源這一“蓄水池”,在此方面,各地高校持續發力,深入推進 “訪企拓崗促就業專項行動”,與企業深入合作,穩固企業吸納就業“基本盤”,通過建立實習基地,開展職業體驗活動,爭取優質崗位信息,進一步開拓市場化就業渠道。家庭教育指導師、碳匯計量評估師、民宿管家等新職業不斷涌現,各地積極探尋新職業領域的廣闊藍海,挖掘全新的就業增長點,發布與之相配套的職業規范、培訓、評價等措施,不斷優化創業促進就業的政策環境,助力新就業形態規范健康發展。此外,積極組織并實施 “特崗計劃”“三支一扶”“西部計劃” 等基層就業項目,拓展實施 “城鄉社區專項計劃”“大學生鄉村醫生專項計劃” 等項目,出臺一系列優惠政策,吸引廣大畢業生投身基層一線就業創業,持續拓寬畢業生的就業選擇范圍。 做實就業服務,提供全面保障。就業工作不應是學生在校期間的“臨門一腳”,而應當作為人才培養的有機延伸部分,貫穿于職業生涯的整個進程之中。一方面,學校和相關部門要健全畢業生就業跟蹤、評價、反饋機制,定期開展就業狀況跟蹤調查,持續實施畢業生去向落實率紅黃牌提示制度,重點關注脫貧家庭、低保家庭、零就業家庭、殘疾等困難群體畢業生,對口開展就業幫扶援助,確保困難群體畢業生能夠順利就業。另一方面,各地要積極出臺就業補貼、創業貸款、稅收優惠等相關的就業創業政策,鼓勵企業吸納畢業生就業和畢業生自主創業,及時調整就業服務策略和人才培養方案,不斷完善就業工作綜合評價指標體系,促使就業服務的質量和效果全面提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