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揚科學精神 挺膺青春擔當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回信勉勵中國國際大學生創新大賽參賽學生代表時強調,創新是人類進步的源泉,青年是創新的重要生力軍,全社會要關心青年的成長和發展,營造良好的氛圍,讓廣大青年在中國式現代化的廣闊天地中更好展現才華。 中國國際大學生創新大賽旨在為中外大學生創新創業、交流合作提供平臺,今年的大賽共吸引153個國家和地區2000多萬名大學生參加。由此可見在創新的道路上,青年人的參與和貢獻是不可或缺的。重視青年的力量,為他們提供更多的機會和支持至關重要。 青年要以科學精神為“壓艙石”。科學精神是一種追求真理、勇于創新的精神,它要求青年在面對未知事物時保持好奇心,敢于質疑,敢于探索。青年的科學精神需要從小培養,監護人應履行好教育職責,引導青年從小樹立科學觀、價值觀等。同時,學校也有責任對青年進行有效引導,通過思政課、專業課、選修課等教育,激發學生科學報國的內生動力,堅定科技創新、服務國家、造福人民的思想。 青年要以科技創新為“方向盤”。科技創新重在“創新”,學習新知識,掌握新技能,以創新的思維和方式去解決各種各樣的問題。中國國際大學生創新大賽不僅是青年創新創業的平臺,更是中外青年交流合作的好機會。各地方應多舉辦一些創新大賽活動,邀請科學領域專家對青年進行指導,為青年展示自己的創新能力提供機會。在科技創新的過程中,青年們難免會遇到各種困難和坎坷,正是因為這些挑戰,深深鍛煉了青年人的意志,讓他們深刻體會到投身科技創新實現的個人價值和意義。青年是祖國的希望,民族的未來,應懷揣夢想和信心,挑起祖國科技任務的大梁,突破科學極限,解決行業內關鍵技術“卡脖子”難題,在科技創新的道路上勇往直前,推動中國式現代化發展。 青年要以科技進步為“推進器”?萍歼M步推動著時代的變遷,推動著人類社會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希望青年為促進中外科技交流、推動科技進步貢獻青春力量。正所謂科技無國界,中外的科技交流不僅加強了中國青年與國際青年的聯系,也提高了青年對科技的認知,同時培養了青年人的科技技能。25名參賽學生代表給總書記的信中匯報了參賽的心得體會,表達了投身創新實踐、勇擔時代使命的決心。由此可見青年充滿活力,敢于嘗試新事物,有著無限的創造力和想象力,科學進步離不開他們的努力和奮斗。 習近平總書記勉勵學生代表的回信是對新時代青年的殷切希望,也是對中國科技發展飛速發展的認可。在未來中國科學的創新進步中,我們應繼續關心青年的成長與發展,營造更好的創新創業氛圍,提供更多的展現平臺和機會,讓廣大青年在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道路上勇往直前,翱翔于中國科學創新廣闊的天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