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響文藝強音 凝聚時代力量
在文藝工作座談會召開10周年之際,10月16日出版的第20期《求是》雜志重新發表了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2014年10月15日《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 文藝是時代前進的號角,最能代表一個時代的風貌,最能引領一個時代的風氣。文藝事業是黨和人民的重要事業,文藝戰線是黨和人民的重要戰線。扎根于群眾生活的優秀的文藝作品,不僅能夠反映群眾心聲,懷揣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展現新時代群眾精神面貌,更能弘揚中國精神,凝聚蓬勃奮斗力量。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文藝創作提供肥沃土壤。“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包含著中華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中華民族5000多年的文明史,也是中華民族5000多年的奮斗史,經歷了無數艱苦困難,才能自豪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天下興亡,匹夫有責”“臥薪嘗膽”“精忠報國”,儒家“仁”和“禮”的思想內核、道家的“無為而治”、墨家的“兼愛非攻”……在今天,這些依然是文藝作品創作的重要靈感源泉。 文藝工作要深耕群眾生活,立足于以人民為中心。人民是文藝創作的源頭活水,一旦離開人民,文藝就會變成無根的浮萍、無病的呻吟、無魂的軀殼。文藝工作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將人民生活為文藝創造點,將群眾文化傳播,發揚!栋茁乖立足于陜西關中生活,將陜西關中的苦難向大眾傳播;相聲文化采用人民生活熱點事件,通過趣味化的手法向群眾傳遞歡樂;如今熱播劇山花浪漫時,通過張桂梅的光輝事跡,向群眾傳播正能量。文藝作品來自于群眾,向群眾傳播歷史,傳播歡樂,傳播優秀品質,只有來自于人民,才能很好的在人民群眾中流傳。 文藝創作應該與時俱進,不斷創新。“詩文隨世運,無日不趨新。”創新是文藝的生命。在文藝創作過程中,只有不斷推陳出新、取及精華去其糟粕,才能保有源源不斷的生命力,在新時代講好中國故事,講好屬于人民群眾的故事,不能只靠翻拍、照搬。文藝創作是觀念和手段相結合、內容和形式相融合的深度創新,文藝工作者要創作出符合當代人民群眾審美情感和思想的作品,必須立足時代潮流,把握時代脈搏,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積極探索從新角度、新視野、新手法創作出更多原創作品,以更高質量的文藝作品講好當代故事。 禮贊新時代、奮進新征程。何當凌云霄,直上數千尺,文藝事業的繁榮發展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凝聚起磅礴力量,廣大文藝工作者立足人民群眾,以時代為主題,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核心,傳承中華文脈,續寫時代華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