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文明交融之光照耀未來
新華社國家高端智庫9日面向全球發布智庫報告《文明交融論——基于突出特性與價值立場的中華文明新主張》,解讀中華文明交往交流交融發展的最新成果。 中華文明自古以來以開放包容聞名于世,在與其他文明的相互學習與交融中,持續展現出勃勃生機。長達五千多年的中華文明發展史有力地證明,無論是自然界的物種、先進的技術,還是豐富的資源、流動的人群,乃至深邃的思想、璀璨的文化,都是在不斷的傳播、交流與互動中茁壯成長,實現了跨越式的進步與發展。 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閡。在全球化日益加深的今天,各國之間的聯系愈發緊密,但文化差異帶來的誤解與隔閡也時有發生。通過文明交流,能夠打破這些壁壘,增進相互理解和尊重。“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傳承和發揚古代絲綢之路精神,進一步拉近沿線國家之間的距離,消除文明隔閡。從阿聯酋阿布扎比國際藝術節上中國賀歲芭蕾舞劇《過年》的熱烈反響,到法蘭克福中國節上京劇、漢服巡游、功夫等節目的精彩演繹,國際藝術節成為了不同文化展示自我、交流互鑒的重要平臺。不僅讓當地民眾領略了異國文化的獨特魅力,也加深了他們對中華文化的理解和尊重,跨越了文化的界限。 以文明互鑒超越文明沖突。文明互鑒,作為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的重要途徑,是超越文明沖突的有效策略。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不同文明間的交流與碰撞日益頻繁,而文明互鑒則提供了一種以開放包容心態去理解和接納不同文明差異的新視角。無論是古代的佛教東傳、“伊儒會通”,還是近代以來的“西學東漸”、新文化運動、馬克思主義和社會主義思想的傳入,再到改革開放以來的全方位對外開放,中華文明始終在兼收并蓄中歷久彌新。文明互鑒不僅豐富了中華文化的內涵,也為中國乃至世界的和平與發展貢獻了智慧和力量。以對話抵消對抗,以理解代替誤解,以共同價值凝聚人類共識,實現各美其美、美美與共。 以文明包容超越文明優越。在人類歷史的長河中,文明如同璀璨星辰,各自閃耀又相互影響,共同織就了多彩的世界圖景。面對這份多樣性,以“文明包容超越文明優越”的態度,不僅是智慧的選擇,更是推動人類社會和諧共進的必由之路。尊重每一種文明的獨特性和價值,不以自身文明為標尺去衡量或貶低其他文明,構建一個多元共存、相互學習的全球文明生態。每種文明都是人類智慧的結晶,蘊含著豐富的歷史經驗、哲學思想和藝術成就,對于全人類的精神文化生活都是不可或缺的財富。要通過加強文化交流、增進相互理解,共同應對全球性挑戰,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攜手創造一個更加繁榮、和諧的世界文明新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