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放見義勇為浩然正氣
近日,中央政法委發布2024年第三季度見義勇為勇士榜。根據網絡關注度和各地各單位推薦意見進行綜合評審,共有52位見義勇為勇士光榮上榜。勇士們在危急時刻挺身而出、見義勇為,他們的事跡可歌可泣,感人肺腑。社會各界要學習榜樣精神,持續發力,讓見義勇為的良好風氣在全社會蔚然成風。 倡導義舉,弘揚見義勇為“正能量”。德不孤,必有鄰。古往今來,為他人安全挺身而出,為家國安寧赴湯蹈火,一直都是中華兒女敬仰的崇高品質。不管是車馬很慢的古代還是如今身處的和平年代,我國的見義勇為英雄都不勝枚舉:三國時期外出游玩時遇竊賊搶劫商船,匹馬單槍劫殺海盜的孫堅、南京“駕車撞人并持刀捅人”事件中挺身而出的“南京胖哥”邱紹春、全力托舉落水男孩自身卻體力不支落入深水區而犧牲的王龍……正是無數凡人微光,點亮見義勇為的精神火炬,匯聚成人間大愛的燦爛星河。在他人遇到危險時,見義勇為英雄模范挺身而出,慷慨赴險,他們是道德的踐行者、是英雄精神的引領者,他們用平凡善舉生動詮釋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豐富內涵。 崇尚英雄,鍛造見義勇為“強引擎”。“一人興善,萬人可激。”一個個感人至深的凡人善舉,讓我們看到人性的光芒,傳遞著溫暖和希望,凝聚著信心和力量。崇尚英雄才會產生英雄,爭做英雄才會英雄輩出。英雄人士不畏艱險,敢于迎難而上的大無畏精神,需要得到廣泛宣傳。表彰見義勇為英雄模范,旨在全社會范圍內大力弘揚他們展現出的英勇無畏、匡扶正義的鮮明品格,營造崇尚英雄、爭做英雄的良好氛圍,不斷激發全社會明德惟馨、崇德向善的內生動力,讓廣大群眾見賢思齊,更加堅定對見義勇為者的認同,讓凡人善舉成為時代風景,讓美德浸潤時代角落。 制度護航,筑牢見義勇為“壓艙石”。將見義勇為的獎賞寫入法律,更能提倡和鼓勵群眾自發地、積極地見義而為,極佳體現道德取向和法理價值。在古時候,受助民眾需要對救助自己的人給予獎賞,從法律角度來說,受助者是“既得利益者”,理應發自內心的感恩和發表于行為的感謝。孔子的學生子路曾經見義勇為被孔子所表揚,孔子為儒家圣人,并沒有從道德的絕對高度去要求學生無私奉獻,而是從收取適當回報可能會對更多人起到示范作用的角度去給予肯定,這是見義勇為體現在德治上的完美詮釋。同時,見義勇為往往意味著承擔更高的風險,加強政策支持、優待幫扶和執法司法保障,能有效減少見義勇為者的后顧之憂。依法治國應與以德治國相結合,充分體現法律的良善性質,讓制度為見義勇為行為保駕護航。 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新時代新征程上,更需要榜樣的力量和前行的動力。充分發揮見義勇英雄模范的感召引領作用,推動形成善行義舉不斷涌現的良好局面,為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法治中國匯聚強大力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