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供需精準對接 引領創新未來
近日,教育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務院國資委在安徽省蕪湖市聯合舉辦了2024年重點領域校企供需對接活動,這次活動不僅是一次成功的盛會,更是一次具有深遠意義的探索,為我們展示了校企合作的廣闊前景和無限可能,也指明了未來的發展方向和奮斗目標,為高校畢業生提供了就業平臺,讓高校畢業生和企業實現了“雙向奔赴”,進一步提升了就業率。 豐富招聘方式,強化人力資源配置。此次校企供需對接活動在形式和內容上都進行了創新,除了傳統的招聘會、洽談會等形式外,還引入了線上對接、虛擬招聘等新型方式,使得活動更加便捷、高效。這一舉措不僅能夠提高招聘效率,提升學生的職業素養和實踐能力,讓他們在實踐中發現自己的興趣和優勢,而且能夠實現提升崗位適配度,避免浪費人力資源。要以人才創新創業為主抓手,優化提升服務,拓展就業渠道,挖掘優質崗位,支持幫助學生邁好走向社會的第一步,實現高質量充分就業。 聚焦戰略重點,助力校企精準對接。此次活動涵蓋了全國近400所高校與來自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航空航天、新能源等戰略性產業領域300家企業。這樣的規模與陣容,彰顯了國家對校企合作的重視與期待。要通過搭建平臺、促進交流,實現高校與企業之間信息的無縫對接,方能讓人才培養與市場需求更加契合,要加強人才培養培訓、就業實習基地建設、人力資源提升、重點領域合作、科技成果轉化等內容,開展深度洽談,推動精準對接。 完善各項機制,促進校企長遠發展。自2021年校企對供需對接項目實施以來,成效顯著,累計促成2300余家用人單位與2000余所高校開展對接合作,完成項目立項4.5萬余項,惠及620萬學生。這些數字背后,是無數校企合作的成功案例,是無數青年學子的成長與蛻變,更是我國科技創新和產業升級的生動寫照。隨著行業引領、校企協同的供需對接機制的不斷完善,人才培養與經濟社會發展需要適配機制的日益健全,不斷促進高校與企業攜手并進,創造屬于這個時代的輝煌篇章。要注重加強對高校學生就業方面的指導,豐富活動內容,提升活動質量,進一步提升就業率。同時,也要注重發揮高校和企業的各自優勢,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為我國的經濟社會發展貢獻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