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發知播”,于潮流中追風逐夢
有一位女博主,她在全網擁有1500w+的巨大粉絲量,躋身千萬級大“網紅”。她是電影明星?游戲大咖?“顏值主播”?都不是,她是一位傳播物理知識的科普博主。74歲的她,仍然奮戰在物理科普的第一線,她的人生,就如同物理學實驗一樣精彩,給青年人更多啟迪。 “吳姥姥”全名吳於人,為同濟大學物理學院退休教授。2001年榮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2005年榮獲上海市教學成果二等獎;主編《大學物理——21世紀網絡版系列教材》《迷人的物理之惑》等物理著作,在物理教育領域內影響廣泛。她的科普IP為“不刷題的吳姥姥”,“讓不刷題也能學好物理,探究迷人的物理之惑,享受科學思維的快樂”,既是吳姥姥的教學理念,也是她做短視頻的初衷,讓高精尖知識走近普羅大眾。 好的教育要學會激發孩子從被動學轉變為主動學。“興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師”,但要做好青少年物理科普并不簡單,要將復雜的物理原理、晦澀的物理術語,用簡潔生動的語言準確“翻譯”出來,這需要深厚的物理知識儲備、生動的語言表達和有趣的實驗演示。吳姥姥通過短視頻,用我們生活中能夠接觸到的物品演示了電磁感應現象、開普勒定律、角動量守恒等科學小實驗,培養孩子的好奇心、探索欲,幫助引導他們去主動發現問題、思考那些鮮活的現象、探究深層的科學規律,在孩子們的心中播種“熱愛科學探索”的種子。 逐夢前行,人生無處不閃光。“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六七十歲正是“青老年人”勇敢闖蕩的黃金時期。老而好學,如秉燭之明。吳姥姥做短視頻,除了想向大家普及科學知識,提高辨別真偽能力之外,也是想繼續挖掘自己的價值,保持學習熱情,更新自己知識,不斷完善自身知識結構。這不僅是對自己精神的充實,更是一種樂觀進取的生活態度。像吳姥姥一樣的老年人還有很多,他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激勵了許多的年輕人,年齡并不是阻礙和借口,只要心中有夢想,腳下就有力量;只要勇敢前進,人生就能煥發出光芒。 銀發力量,以歲月積淀賦能時代發展。近年來,我國互聯網應用適老化改造的持續推進,老年群體得以快速融入現代化數字生活,上網和用網需求被不斷激發,成為移動活躍網民重要增量來源。有志不在年高,“銀發”一族不僅成為互聯網的使用者,還通過互聯網,成為內容創作者。越來越多的像吳姥姥一樣的銀發老人在洶涌的數字浪潮中主動學習適應,在互聯網平臺發光發熱,用自己的學識特長、職業技能、人生態度等在短視頻平臺上大顯身手,進一步優化網絡文藝生態,讓正向價值在短視頻平臺上得以有效傳達。 “但得夕陽無限好,何須惆悵近黃昏”,期待有更多的像吳姥姥的“銀發力量”能夠發揮余熱傳播知識文化,弘揚社會正氣,在人生下半場賽道上發光發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