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懷“國之大者”,筑牢糧食安全“耕”基
《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耕地保護提升耕地質量完善占補平衡的意見》日前公布。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耕地是糧食生產的命根子。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牢牢守住十八億畝耕地紅線”,中國人的飯碗任何時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嚴守耕地保護紅線,夯實糧食安全根基。 同頻共振,繃緊糧食安全“思想弦”。寸土寸金關乎國計,一壟一畝承載民生。黨員領導干部應胸懷“國之大者”,深刻理解糧食安全的重要性,自覺承擔起保護耕地的重任,堅決貫徹執行國家關于耕地保護的法律法規和政策措施。要深入基層,加強耕地保護意識的宣傳教育,引導群眾合理、高效利用耕地,確保耕地“物盡其用”。同時,積極參與到耕地保護的實際行動中,嚴格監督和管理耕地使用情況,防止非法占用和破壞耕地行為的發生,確保每一寸耕地都得到合理有效的利用,絕不為“出政績”或“謀私利”打基本農田的“歪主意”,絕不碰觸耕地保護紅線。 同題共答,嚴守耕地保護“責任田”。守護耕地,就是守護國家的根基與民眾的福祉。要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堅守耕地紅線,合理利用土地資源,確保糧食安全和生態平衡。各級政府和相關部門要密切協作,加強監管,嚴厲打擊違法占用耕地的行為,積極推廣科學種植技術,提高耕地質量和產出效率。同時,借助政策的有力支持和積極的宣傳引導,全面激發農民種植糧食的積極性,喚醒公眾對于堅守耕地紅線的深刻意識,在全社會范圍內倡導節約用地的理念,鼓勵每個人都參與到保護耕地的行動中來,共同營造一個人人珍視土地、人人自覺保護耕地的良好社會氛圍。 同向發力,筑牢耕地紅線“安全網”。飯從糧來,糧從地出。耕地是維系14億多人生存與發展的根本基石,是我們最寶貴的資源。保證耕地數量,牢牢守住十八億畝耕地紅線,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和防止耕地“非糧化”,讓“農田就是農田,而且必須是良田”。做好耕地保護,是一項系統工程,不僅需要各級黨委和政府扛起主體責任,發揮監督執法作用,更需要實行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用“長牙齒”的措施保護耕地。守住耕地紅線,需在日常監管上發力,逐級落實責任,對待耕地問題須慎之又慎、嚴之又嚴,共同守護好中華民族的永續發展之基。 “五谷者,萬民之命,國之重寶。”對我們這樣一個人口大國,手中有糧,心中不慌,任何時候都是真理,保障糧食安全始終是國計民生的頭等大事。我們要實施國家糧食安全戰略,牢牢守住十八億畝耕地紅線,筑牢國家糧食安全根基,端牢我們中國人自己的飯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