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質提量 煥發就業新氣象
日前,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推動高質量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介紹了“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制度體系”的相關情況。就業是最基本的民生,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是新時代新征程就業工作的新定位、新使命。 多管齊下,高校畢業生就業持續發力。高校畢業生是黨和國家的寶貴人才資源,與社會高質量發展、民生福祉、社會穩定息息相關。越來越多的高校畢業生從被動到主動,選擇“三支一扶”“西部大開發”等基層就業項目,在基層施展才干,服務群眾。聚焦就業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今年9月份,江蘇省開展的“千社萬崗”助力高校畢業生就業專項行動,引導動員社會組織及單位盡其所能地開發就業崗位、搭建就業對接平臺,實施就業服務指導。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決定》提出,健全高質量充分就業促進機制。促進高質量就業是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的重中之重,合理的規劃、科學的引導,突出個性化服務,讓畢業生對就業服務滿意,更對自己的就業結果滿意。 加強新時代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技能人才是支撐中國制造、中國創造的重要力量,培養造就一支規模宏大、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技能人才隊伍,是推動高質量發展、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的迫切需要。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在參加江蘇代表團審議時,習近平總書記再次強調,“大國工匠是我們中華民族大廈的基石、棟梁”“把第一線的大國工匠一批一批培養出來”,對技能人才隊伍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截至2023年底,江蘇高技能人才達到475萬人,占技能人才總量32.8%,每萬名勞動者中高技能人才數975人,為江蘇產業經濟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技術能力支撐。廣泛開展勞動和技能競賽,每年帶動全省160多萬人次職工參與各類競賽活動,為技能人才脫穎而出搭建廣闊舞臺。 靈活就業,社會保障體系進一步完善。近年來,隨著我國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蓬勃發展,靈活就業成為就業的重要途徑,數字經濟下靈活就業已呈現出快速發展態勢,勞動與數據相結合,為靈活就業賦予了新的內涵。江蘇省打造“就業在江蘇”智慧就業服務平臺和“蘇心聘”手機客戶端,全省有129家縣級以上公共就業服務機構工作人員全都使用智慧就業服務平臺,實現全省求職招聘業務一網辦理、標準統一、服務規范,也更有利于廣泛傾聽采納就業人員的訴求和建議。全省各地方人社部門積極推廣智慧就業平臺,拓展招聘服務應用場景,促進勞動者靈活就業,解決了有活沒人干的問題。如何將優質的公共就業服務有效推送給廣大求職者,是我們一直要探索的重要課題。 |
